2023年02月08日

◆《邵阳文库》介评

《刘达武集》前言

刘和平

刘达武,字粹叔,号钝公。清光绪二年(1876)生于邵阳县五峰铺一翰墨之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取吏部学治馆法政班,次年转学广西法政专门学校特科班,毕业后任广西巡检。民国元年(1912),应云南都督蔡锷之邀,出任元江县知事。民国四年十二月,蔡锷首义讨袁,刘达武任护国军军法处处长及滇黔联军司令部秘书。蔡锷病逝东瀛,刘达武迎榇泸滨……刘达武晚年执教于湖南省立第六中学和邵阳县私立应时中学,1950年2月病逝。

刘达武一生矢志于著述和辑录地方文献,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刘氏族谱》载,刘达武著述和辑录的地方文献有64种。早年在滇任元江县知事时,曾编纂刊行《元江县志》《滇南风土纪》《天南历朝鸿泥录》《马悔斋文集》等地方典籍,享“风流儒雅刘县令”之誉;从戎之暇,又先后编写了《士兵军事常识》《官长军事常识》《军人诗歌读本》《征尘唱和集》《征兵管见》《军人金鉴》等书。归湘后,致力于著述和搜集整理先贤佚文,其编著和整理的全国性文献有《辞源钩摭记》《独立论》《近百年来民族英雄史》《九朝诗歌》《圆圆琐史》《秋瑾集》《姓氏集锦》《世界妇女史》等。期间,刘达武整理的湖南文献有《湖南革命先烈遗墨》《沅湘耆旧集补遗》《湖南先正传》《湘中先民轶事》《湘雅》《湘雅简编》《九嶷山志》等,内容广泛,卷帙浩繁。出自其手的邵阳文献有《蔡松坡先生年谱》《蔡松坡遗集》《蔡松坡遗集·外集》《邵阳车氏一家集》《魏默深先生年谱》《魏默深先生全集》《古微堂集》《邵阳文存》《邵阳诗存》《邵阳艺文志》《双清亭志》《邵雅》等。

《邵阳市志》称他“70高龄尤竞竞然,以搜罗乡梓先哲佚文为务,殚精竭力,旁搜远征于各藏书家,只言片语,得之欣喜若狂”。时人论刘达武治学,“大小皆收,深浅咸采,老妪之吐嘱,乡农之歌唱,樵哥渔夫之吟咏,皆光芒于其笔下,上足以备史之采择,下足以资地方之史料”,是继清代著名学者邓显鹤之后,邵阳文史的又一集大成者,岿然为一方文献之望。

除挖掘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外,刘达武自著有诗、史、谱、辞等书40余种。刘达武为文宗韩、王之雄奇,山水之作又近于子厚,同辈人谓其文“如沿资而下,过衡麓而望九嶷,出三峡而泛长江,瞬息千里,洋洋大观,若比之苏海韩潮,亦不难也”。刘达武擅诗,“居乡里时以诗鸣乡里,居京师时以诗鸣京师,及由京师来岭南,则以诗鸣岭南,所至与其侪辈相唱和,动以数十百首计”。其一生所作诗集,在乡时有《钝公诗草》《望云楼题赠集》,官云南时有《嚼梅轩唱和集》,在蔡锷部伍时有《征尘唱和集》,同时代的文人每论及其诗,常有“何其夥也夫哉”之叹。其诗格调清新,格律工整,或托物以起兴,或直陈以书事,颇具唐人之风。令人惋惜的是,刘达武的等身著述,亦基本散佚无存。50岁以前的刘达武,持笔从戎,宦海南北,居无定所,加之时局动荡,战祸连绵,其所著或毁于兵,或湮于水火,或失于征途。

自新中国成立伊始至改革开放以前,刘达武之名仅存在于一些文化人的记忆中。

改革开放以后,刘达武对于地方文史的贡献,再度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刘达武作为邵阳的文化名人,先后被载入新修的《邵阳县志》和《邵阳市志》,另如《邵阳文史》与其他地方刊物中,亦常散见介绍刘达武的文章。但由于资料的散佚,都只限于寥寥数语的生平介绍,对其丰硕的著述成果,今人均不甚了了。

2013年冬,中共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编辑出版《邵阳文库》,在全国首开编纂出版市级文库之先河,实为邵阳文化建设中的一大盛事。《刘达武集》作为《邵阳文库》的一种,由《邵阳文库》邵阳县编辑委员会负责承编。当时的县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文联主席黄建明先生通过唐畏保先生意欲找我具体负责编辑此书,我以学识浅陋且正忙于主编《中共邵阳县历史》婉辞,并提供了我保存的《刘氏族谱》中所载刘达武诗歌48首以及刘达武著述目录。

而后,此书编辑工作由刘毅翔、陈爱明二先生负责。二公不辞艰辛,先后到邵阳市松坡图书馆和五峰铺刘达武故居地及云南、长沙、北京等地搜求。然奔波数月,所得较为完整的刘达武著述仅松坡图书馆保存的《蔡松坡先生年谱》一册,《元江县志》《马悔斋先生遗集》《邵阳车氏一家集》中载有刘达武文8篇,另有一些例言、弁言、随感、小序之类的零星文字,总计约14万余字。嗣后陈爱明先生伏案半载有余,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然陈爱明先生此前很少接触地方文献和古文点校,而且以上资料过于单薄,不足成书。

乙未孟秋,县文联副主席刘毅翔先生再次通过唐畏保先生找我膺此重任。畏保先生且以言词相激:“你是五峰铺刘氏后人,忍看被称为一方文献之望的族人湮没于世,心安否!”但我仍以各种理由力辞。其实畏保先生自己才是编辑此书的最佳人选,然此时他亦正在编辑《邵阳文库》中的《胡曾集》《车氏一家集》《简氏一家集》等书和点校清光绪《邵阳县志》,实在难以分心。于是我只得在他首肯帮忙的情况下,勉强承命。然后畏保先生向我提示,民国三十五年编修的《五峰铺刘氏十修族谱》中,载有刘氏族人诗词1000余首和文章数百篇……继而我与畏保先生冒着烈日酷暑,走村串户寻访,历尽艰辛,终于在金江乡金江村一村民家寻得十修刘氏老谱和《刘氏世德录》。《刘氏世德录》是为收录五峰铺刘氏族人的著述而编,但可惜收录诗词的下册已不见,只在其上、中两册中得刘达武文章89篇。至此,共得刘达武诗59首、文110 篇,加上外人赠刘达武文23篇,总字数近30万。之后数月,我终将以上资料点注整理归纳成篇。畏保先生又帮忙校正了部分点校的错误,书中的大部分注释亦为他增补。另外,他还对全部书稿的编排进行了较大调整,然后交我校勘成稿。

本书对于纷繁浩瀚的刘达武著作,只不过碎枝残叶而已。尽管花费了大量心血进行编排,仍给人一种支离破碎之感,很难全面反映刘达武著作成果的概貌。我们将其付梓面世,旨在抢救地方文化遗产,工作重心在搜而不在选。愿此书的出版于弘扬邵阳地方文化稍有裨益,亦稍慰刘达武先生在天之灵。

--> 2023-02-08 刘和平 ◆《邵阳文库》介评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4217.html 1 《刘达武集》前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