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7日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盘点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阳静

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有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党政重教,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议教,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四个优先”:发展优先规划、投入优先安排、用地优先保障、问题优先解决。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述职制度。一年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工作督办函18份,有效破解了教育发展难题。我市成立了市委教育工委,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一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了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的系列活动,百万名师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结合全市“创文”工作,我市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城乡一体,基础教育稳步发展。2022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8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6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3.32%,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达95.72%。一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3480个,高质量完成38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提质改造乡村小规模学校77所。出台《邵阳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打出高中教育提质“组合拳”,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生资助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全年资助学生81万人次、金额约7.5亿元。市教育局联合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严肃全市招生工作纪律的通知》,教育公平进一步凸显。

统筹谋划,职业教育实现重大突破。全市职业教育大会顺利召开,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邵阳工业职院和通航职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纳入教育部“十四五”时期高校设置规划。楚怡中职学校主体建设顺利开工。邵阳职院、邵阳工业学校等8所职业学校入选省楚怡“双高双优”建设单位。

动真碰硬,“双减”工作扎实有效。我市在全省首批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机构,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压减率达85.88%。校外培训机构资金专户纳入监管平台实现全覆盖,代表湖南省迎接教育部的资金监管专项督查获得好评。我市还探索建立“一案双查”制度和校外教育培训治理情况定期公布机制。全市引进55所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外聘专业人员203人,丰富了课后服务课程。

守正创新,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我市出台《邵阳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及市领导联系学校制度,34名市级领导不定期深入学校调研、上思政课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市《乡村幼儿园园长任职条件研制及评价改革》、洞口县芙蓉学校的《让每一朵芙蓉花从容盛开——“双减”背景下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探索》获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省级典型案例。教育督导工作高效推进,市、县(市、区)两级教育局现有总督学全部进入党委(党组)班子,教育督导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以市人民政府名义聘请4位专职督学工作做法得到省厅推介。推进中考制度改革,把艺术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查范围,优化中考题量和时间,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严管厚爱,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我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开展在职教师从事校外违规培训专项治理,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教职工从业查询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教师工资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全力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全市新增乡村教师3503人,公开招聘其他教师510人,还通过国、省、市三级培训教师7万余人次,教师素质稳步提升。市资江学校校长伍忠兵获“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邵东一中禹优香等7名老师获“湖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标本兼治,校园安全防线全面筑牢。教育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793条。2022年,我市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六项重点工作攻坚和“三重点”工作,出台多项“硬核”措施,持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实施科技促安新模式,全市溺水事故起数和溺亡人数较2021年同比分别下降94.4%和92.6%,工作经验受到国家级、省级媒体专题报道。深入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全市聘任1707名法治副校长、3021名安全副校长,实现中小学全覆盖。依法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和从业人员查询制度。

--> 2023-02-07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阳静 ——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盘点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6827.html 1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