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7日

有爱有乐说“年味”

刘克勤

“以往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过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来了!”

默念着一位朋友发的这段微信感言,不禁想到,年前辞旧迎新的时刻,在城乡市场置办年货的热闹中、车站机场回家心切的人群里、千家万户门前的灯笼和春联上……人们奔忙着、兴奋着,更期待着一个古老而盛大的节日迎来新的绽放。当舞狮舞龙赶庙会等民俗在各地依旧火爆,不少人筹划着旅游过年,寻找着各种精彩纷呈的年景……可为什么还是令不少人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呢?

通过疑问继而想到,当今世界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变动,会带来“年”的不同过法和体验,而“年味”的浓淡也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表现。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人的自我灵魂。”“年味”的浓淡,固然离不开外界的作用,但最终还得追问我们自身的心态感受。

当物质越来越丰富,日子越过越红火,年节与平日的区别越来越小的时候,我们与春节的心灵距离,也许在不经意间拉远了。君不见,当节日生活的主题被浓缩为吃吃喝喝,当“常回家看看”的期待被简化成一个微信红包、一堆年货甚至一个视频电话,当亲友之间的交流陷入令人疲惫的一桌桌麻将和牌局,当节日休闲成了没日没夜围坐在电视机前的瞌睡,当人情交往在名烟名酒、大额红包的交换中进行……在这乱花迷眼的繁华与喧闹背后,你是否有着乐不思蜀的沉迷、买椟还珠的误区,正因为有了这些光怪陆离的充斥,使得沿袭了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一系列风俗、仪式、行为所蕴含的团圆的亲情、祝福的温情、狂欢的激情等,在物质洪流的冲击中被稀释、被淡化和忽视。留下的只有对过去那种至纯至真“年味”的怀念与感叹!

由此可见,“年味”,并不仅仅是物质的丰盛,更应是文化的丰美。“年味”之淡,其实也是心灵的淡漠。有人说,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其精髓是两个字:爱和乐。缺少爱,节日就会缺少温馨和人情味;缺少乐,节日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在一个快速现代化、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年味”在于我们心灵的融入和体验。

团圆是最浓的年味。长夜未央,围炉而坐。看父母掩不住的苍老容颜,听亲人说不完的家长里短,还有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无数颗孤独的心,需要亲情来慰藉,需要相见来倾诉,亲情乡情抚慰了心灵。这种血亲关系、地缘关系营造的互相体贴、互相照应的暖流,是再发达的通讯也无法代替的。过年,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佳节,更是一个拉近至爱、共享天伦的亲情之约。

心在一起就是年。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在异乡生活多少年,心中总会把一个温暖的角落留给故乡,春节团圆已成为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归依。至亲相聚,情互通、意相投、心相融、共享天伦。过年,不仅仅是对家的依恋,对传统文化的品味,更是对根的追寻。只有让心灵深入这种喜庆、祥和、和谐、向上的氛围和文化,这年才过得有意义,才有“年味”。

--> 2023-02-07 刘克勤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6814.html 1 有爱有乐说“年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