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我市文旅市场供需升温,各项指标回暖。各地旅游景区纷纷推出游客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项目,营造红红火火过大年的热闹氛围。新宁县开展“赏崀山雪、品崀山情”活动,吸引香港同胞等组团来崀山旅游。武冈市开展免费游云山活动、城步开展“进苗家,欢天喜地闹新年”民俗活动,也让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各大旅行社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邵阳西部生态游和花瑶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受到游客追捧。春节假期,我市接待游客和实现旅游收入均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抓项目是发展旅游的“王道”。我市是全省人口大市、面积大市,旅游资源在全省也是排名靠前,既有崀山、南山、云山、黄桑等一大批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又有魏源、蔡锷、贺绿汀以及花瑶等国内知名的人文资源,具备建设旅游大市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为创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根本改善,旅游需求总量快速增长,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养生旅游、养老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兴起。我们要立足邵阳实际,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邵阳黄金旅游大通道,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足、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瞄准建设国际知名的山地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个目标,要抓住全省建设张崀桂旅游走廊的契机,完善服务配套,实现与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地、凤凰古城等地互动,共同奠定世界遗产文旅发展走廊在全国旅游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世界级影响力。品牌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造好、宣传好、维护好全市旅游形象品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扬优势,着力打响崀山、南山、雪峰山(大花瑶虎形山景区)三张名片,做响大崀山文旅融合示范区、千年宝庆文旅融合示范区、武冈王城文旅融合示范区、雪峰山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区、神秘古国风情文旅融合示范区品牌项目,打造一批标志性旅游产品,增强邵阳旅游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号召力。各县市区要立足本地实际,开展区域品牌、地方品牌创建,鼓励企业创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
每到节日长假期间,我市短途旅游需求十分旺盛,近郊、短线游和家庭游成为广大游客首选,其中自驾短途游继续保持增长势态。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传统需求和旅游新要素建设一批项目,特别要紧跟旅游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围绕微旅游、露营游等新业态谋划布局一批项目。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方向在融合,出路也在融合。要强化“大旅游”发展格局,加强旅游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工作之间的衔接和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农业、商业、工业、文化、体育、商贸、康养等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旅游领域应用,加快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实现“一部手机游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