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昌小英 胡金国 张海波) “做冰箱贴、笔记本手账”“还可以做抱枕和鼠标垫、陶瓷摆件”……1月27日,新邵县严塘镇大源村的马丽娅非遗剪纸展览馆,马丽娅正与设计师沟通交流。
“我为兔年设计的‘兔女侠’表情包很受年轻人喜爱,我们想趁着这股热劲,把它制作成文创产品。”马丽娅兴致勃勃地展示着设计稿。马丽娅是邵阳剪纸(新邵剪纸)非遗传承人,去年12月底,她为兔年设计创作了一组“兔女侠”表情包剪纸作品,共17个表情。“兔女侠”活泼可爱,人物造型结合了中国京剧穆桂英的形象和卡通兔形象,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呈现,满满中国风。
“用剪纸作品制作文创产品是一种创新,能进一步推进非遗活化利用。”马丽娅说。作为邵阳剪纸非遗传承人,马丽娅持续创新,用好作品吸引人。其作品内容与时俱进,2020年创作的《天使的翅膀》《一定会胜利》等12幅抗疫作品,2021年创作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100幅剪纸作品,展出后产生较好的社会反响。她还创新剪纸材料,把用转印纸剪的作品,借助熨斗加热“印”在白色T恤衫或布袋上,设计制作成年轻人喜欢的物品,带到景区、活动上推广。
为推动非遗传承,2017年以来马丽娅剪纸工作室培养了17名教师剪纸设计师,他们在各自任教的学校开设17个剪纸课堂。同时,马丽娅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成立“中小学美术教师工作坊”,为新邵县40名美术教师传授剪纸技艺,并开展剪纸教学进校园、企业活动,4年送教70余所学校。
“非遗好物只有不断创新,与现代生活连结,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马丽娅说,今年她将持续创新,计划把剪纸文化与地方特色融合,针对邵阳的标志性美食、景点、传统习俗等民俗产品,设计创作系列作品,让邵阳剪纸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