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31日

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张才清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要紧抓素质教育这个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努力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的培养一般要经历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个过程。专业理论学习一般是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进行,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创新思维和劳动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基础教育对于专业教育来说是基础,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说至关重要。

基础教育必须推进素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推进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自主学习的科学探索精神;加强劳动和体育锻炼,提高动手能力和身体素质;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增强抗压抗挫折的能力;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完善立德树人机制

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评价导向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个方案的目的是为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从而引导教师潜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案提出“三不得一严禁”的要求,即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考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考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于学生,强调要德智体美劳有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唯清华北大升学人数、不唯“一本”考取率。方案还要求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这将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较强引导作用。

我们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并落实以评价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

抓好素质教育除了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外,更需要广大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打牢学识功底,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真正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2023-01-31 张才清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6352.html 1 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