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红灯笼挂起来了,红烛也燃起来了,屋里屋外都是红光闪耀。堂屋的圆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清蒸鳜鱼、辣炒香菇、糖醋里脊……一家人围桌而坐,举杯共饮,说着祝福吉祥的话语,聊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期盼。父母给这个夹菜,给那个盛饭,笑得合不拢嘴。小外甥们你一言我一语,这个叫姥姥,那个喊姥爷,燕雀般欢闹,盈盈笑声落满了小院……这是我家多年前年夜饭的镜头。那时大姐二姐三姐都已成家,父母双亲膝下,儿孙满堂。
镜头再往前推,腊月三十那天,父亲母亲在厨房忙乎,大姐二姐过去帮忙。晚上,一家人围坐桌旁,共吃团年饭,热气氤氲在屋里,母亲轮流给我们添好吃的东西。姐姐说,我们都有了,妈你也吃点。母亲总是笑着说,我吃了。饭后,我们穿起新衣服围坐在火炉旁。老树蔸燃得正旺,炉上挂着好多熏猪肉。父亲不时用火钳拨弄柴火,母亲给我们分发压岁钱,深情祝福我们。那些祝福似乎仍在耳边回响……
原来年的味道,是从热气腾腾的蒸开始的。传说,自黄帝蒸谷为食后,蒸,便绵延贯穿了整个中国饮食史,也成了几千年来,每一个中国家庭最家常的烹饪方法之一。“谁最中国”里说:“蒸,是一个极富画面感和温度的字。有灶台下的熊熊烈火,有蒸笼上的腾腾热气,是每个中国人对食物最初的记忆,清蒸的嫩,粉蒸的糯,包蒸的香,酿蒸的鲜……不同的食材经过不同的蒸法,只等掀开蒸笼的一霎,香气四溢。”
原来我家的年味,就是从突突突地冒着热气的蒸开始的。而今,双亲早已不在了,每逢除夕,妻子在厨房大显身手,我和儿子帮衬。儿子喜欢吃鱼,妻子一定要到市场挑一条鳜鱼,做成一道清蒸鳜鱼。端上桌时,芳香四溢,令人垂涎。吃在嘴里,满口生香。另外,糖醋排骨、红烧猪蹄、辣炒香菇、虾酱烧豆腐都是妻子的拿手好菜。
一年除夕,儿子举杯说:“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妻子举杯说:“祝福儿子新年更上层楼,事业有成,蒸蒸日上,也祝福祖国蒸蒸日上。”是呀,我家的年味,突出一个蒸字。我举杯说:“我们的生活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好,蒸蒸日上。让我们为了幸福、快乐、健康,干杯!”全家人举起酒杯,个个脸上荡漾着过年的喜悦,像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幸福地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