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湖南要加大重大生产力布局向老工业基地倾斜力度。支持邵阳创建省级、国家级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邵阳将新型显示产业打造成为国家级产业集群,争取全国第三大电子玻璃基地布局邵阳。”1月15日,正在参加政协湖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市工信局局长何志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本次湖南省政协会议,何志红委员带来了《关于加大邵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支持力度的建议》的提案。
何志红走出校园后一直在邵阳工作,是邵阳工业“从辉煌到彷徨再到崛起”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邵阳曾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全国41个工业门类中邵阳有39个,曾经生产了全省第一辆汽车、第一台计算器、第一台洗衣机等,为湖南乃至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何志红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
但市场经济的浪潮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多端,让素有“长衡株潭邵”排名的邵阳一度彷徨,陷入发展瓶颈。
“近年来,我市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获国务院真抓实干激励。”何志红说,经过近20年的不懈拼搏,不认输的“宝古佬”,让曾经的宝庆府再度崛起。
邵阳,拥有了1个国家级经开区,2个千亿园区、1个千亿产业,制造业百亿企业、百亿项目、上市公司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市装备制造、特色轻工、新型显示、循环经济等九大重点产业链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123.5亿元,增长13.2%。
其中,湖南汽制改制为三一专汽,建成“生态灯塔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搅拌车生产基地。湘中制药是全国最大的抗癫痫药物生产基地,产品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邵阳发制品、邵东小五金产业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特色轻工产业集群产值达1300亿元。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集群、油茶产业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湖南邵虹基板玻璃项目顺利投产并通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窗口指导,G8.5+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良品率近85%,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产业转型、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需要长期的政策支持。”何志红说。
为进一步做好邵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何志红建议,支持老工业基地在产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等取得新突破,加大重大生产力布局向老工业基地倾斜力度,支持邵阳创建省级、国家级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支持邵阳将新型显示产业打造成为国家级产业集群,争取全国第三大电子玻璃基地布局邵阳,争取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基金投资邵虹基板玻璃项目,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支持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统筹老工业基地和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政策。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延续省财政标准厂房建设奖补政策。出台支持湘商、院士团队优先到老工业基地搭建研发及综合服务平台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