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6日

邵阳县人民医院全力以赴守护生命

彰显勇毅与担当

邵阳日报记者 唐颖 通讯员 郑雯

当前,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特点的变化,防疫工作进入新阶段,保健康、防重症成为新任务,全市卫健系统迎来严峻挑战。邵阳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扛起救死扶伤的责任,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全力以赴守护生命。

●医务科:提供坚实保障

不在一线,医务科主任刘晓祥也始终保持完成各项紧急任务的高效,为医院医疗救治一线提供坚实的保障,筑起战“疫”堡垒。

“这场战斗,我不能缺席!”在三年的抗疫历程中,刘晓祥肩负着承上启下、联络左右、沟通内外、统一调度的重任。去年12月中旬以来,面临感染减员,工作强度陡增,刘晓祥坚持医院党政统筹医疗救治“一盘棋”的工作部署,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这期间,他报送各类救治数据,协调医务人员、床位和医疗资源。时刻关注、研读并落实最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深入急诊、发热门诊、重症室一线协调解决难点堵点,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减少往返的感染风险,更好地统筹协调,刘晓祥选择住在医院。因人员不足,他身兼数职,常常是哪里需要去哪里。

“现在是困难时期,人员紧张,大家尽量坚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些天,刘晓祥这样鼓舞战友们。刘晓祥自己一直冲在最前头,积极应对挑战。

●急诊科:始终坚守一线

急诊科,是医疗救治的第一线,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前沿阵地,更是昼夜不息、时刻战斗的战场。

上月30日,一位因间断发热、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血氧饱和度仅有76%的74岁老年患者被紧急送往急诊科,急诊科主任颜争峰和团队成员立即对其进行抢救。经过吸痰、吸氧、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一系列抢救措施,该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急诊科现在是最危险的地方,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先竭尽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连日来,急诊科日均接诊量突破100人次,危重症患者日均20至30人,大部分是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连轴转,工作量骤增。为了保证急诊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急诊科所有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

在保障救治方面,颜争峰介绍,该科还承担分诊任务,落实“日清零”制度,对就诊患者做出快速分诊,在明确诊断后将患者尽快转至相关临床科室,避免患者滞留急诊科、出现在担架或地上抢救病人现象。

“这些日子里,每一位急诊人都是冲在最前方的战士,为守护生命勇挑重担,传递着急诊人的温暖与力量。”颜争峰说。

●ICU:面对巨大挑战

见到ICU主任莫黎平,已经是13时。不久前,他还在康复医学科抢救一名尿毒症患者。“如果把普通病房比作战场,那么ICU是为生命托底的最后一道防线。”莫黎平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莫黎平带领的ICU团队,现有医生8人,护士40人,承担着全县最危重病人的诊疗任务。重症患者收治数量增加,高强度运转,ICU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目前的排班尽管是8个小时一班,但由于是危重症病房,医护的实际工作强度比日常要大很多。每天在病房的莫黎平也“阳”了,在科室医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忍着高热、咳嗽等不适,不离病房只为保证病人的安全。

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高级生命复苏、上ECMO……这是ICU病房内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画面。“咬牙坚持的不只有我们,还有各地的医疗同行们。”对莫黎平来说,“ICU”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

●护理部:凝聚战斗力量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医院护理人员的感染率一度超过70%,工作量翻倍、减员严重。护理部主任杨文艳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这支队伍,让各个病区尽可能保持正常运转。

为了守护“生命线”的畅通,杨文艳靠前指挥,通过人员的内部调整,保存队伍的战斗力。直面压力和考验,杨文艳根据疫情态势,对临床科室紧急合并和开区等工作进行“排兵布阵”,统筹协调全院护理力量,不断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同时,不定期下科室督导临床护理工作,对潜在的隐患进行排查。

杨文艳说:“面对剧增的病人,为保障医疗救治工作不滞后,一些感染后症状较轻的医护人员主动要求坚守岗位。正是医务团队的敬业精神,筑牢了医疗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外,杨文艳不断加强与各科室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对有困难的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释疑解惑和困难帮扶。杨文艳的努力,也进一步推动了护理人员履职尽责、担当奉献,形成了特殊时期人心凝聚、士气不减的氛围。

全力战“疫”,救治当先。邵阳县人民医院每一名医务工作者,在保护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时刻,顶得上、扛得住、打得赢,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彰显出医务工作者在非常时刻的勇毅与担当。

--> 2023-01-16 邵阳日报记者 唐颖 通讯员 郑雯 邵阳县人民医院全力以赴守护生命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5995.html 1 彰显勇毅与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