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极不平凡;2022年,意义非凡。
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在宝庆大地持续兴起;这一年,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邵阳最鲜明的主题、最激扬的旋律。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为市委、市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扬思想之旗 夯实理论之基
2022年12月8日,在享有全国文明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誉的北塔区田江街道苗儿村,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党的二十大代表、市委书记严华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向大家介绍党的二十大取得的丰硕政治成果、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战略成果和制度成果,分享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引发现场干部群众强烈共鸣。
这一年,我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结合,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市委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专题研讨,召开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邵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而团结奋斗的决定》。在市委的全面发动、高位推动、示范带动下,全市各地各部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读书班、研讨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全市宣传思想战线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迅速掀起宣讲宣传热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市领导带头开展宣讲50余场,市委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100余场,全市开展宣讲报告会2600场次。全市各级各部门精准化分众化开展“七进”(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两新”组织、进网站)微宣讲活动1.2万场次,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遍邵阳大地。
这一年,我市成功推出“学习强国”邵阳学习平台,成为继长沙、郴州、衡阳学习平台之后全省第四个上线的地市级学习平台;提质改造市委党校“湘江大讲堂”分会场阵地建设,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主体班、专题培训班等各类专题读书会活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持续办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专题专栏;创新打造“宝庆空中讲堂”“邵阳社科大讲堂”等系列理论宣讲品牌。
服从服务大局 团结稳定鼓劲
市委中心工作布局到哪里,宣传思想战线就及时跟进到哪里、主动服务到哪里。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国全省全市两会、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首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统筹各级各类媒体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推出了一大批有亮点、有分量、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报道,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持续发声,传播邵阳声音、讲好邵阳故事,邵阳“朋友圈”越来越大,形成强大宣传声势。
这一年,我市持续健全与中省主流媒体沟通联络机制,在中央主流媒体上稿5503篇(含网媒),省级主流媒体上稿2537篇(含网媒)。党的二十大期间,海外邵商集中收看、犬木塘水库工程用工作实绩迎接二十大、南山国家公园绿色发展等69条稿件在中省主流媒体推出,城步生产车间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的采访报道同期声和洞口雪峰蜜橘丰收喜迎党的二十大画面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配合策划采写的《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一稿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邵阳部分播出时长超过两分钟;2022年度新华社《半月谈》第四期刊登《有人力,有算力,治理才给力》大部头文章,推介邵阳治安工作,充分展示了邵阳的良好形象。
2022年12月下旬,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相继召开。市直主要媒体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工作优势,精心组织刊发一系列重头评论理论文章,短视频、海报等融媒作品迅速在朋友圈刷屏……全方位呈现大会盛况,及时准确传递邵阳声音,浓墨重彩讲好邵阳故事,引导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为会议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深入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政策、科普知识等,着力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宣传,着力形成正面舆论强势,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工作经验得到省委宣传部推介。
注重培根铸魂
弘扬时代新风
在市城区主要交通路口、主次干道、社区、背街小巷等公共区域,都能看到“红马甲”忙碌的身影。他们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向广大市民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创文知识和文明出行要求。通过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我市积极推动构建良好秩序,着力建设美好环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有力地助推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邵阳市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经验获中央《政法动态》宣传推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国排名第6位。
这一年,我们注重培根铸魂,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我市坚持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体系,深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常态长效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立健全“四级书记”抓“四全”工作机制,文明“四全”创建理念在全市形成广泛共识和浓厚氛围。
文明花开结硕果,同心掬得满庭芳。一年来,我市坚持用主流价值培育道德风尚、弘扬时代新风、滋养精神家园,承办湖南省第二季度“湖南好人榜”发布仪式,成功举办第七届“道德模范”和第四届“双十最美”评选活动,坚持按季发布“邵阳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全年推评“邵阳好人”44名、“湖南好人”15名、“中国好人”1名。创新打造“邵阳红”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建立“宝庆大叔”“红心林”等志愿服务队伍7000余支,完成志愿者注册125万人,设置志愿服务岗9100个,礼遇道德模范、深化志愿服务在邵阳大地蔚然成风。
坚持以文化人
繁荣文旅事业
“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2022年末,由隆回籍歌手袁树雄创作演唱的歌曲《早安隆回》以精悍励志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在万众瞩目的卡塔尔世界杯期间迅速破圈刷屏。截至2022年12月30日,该歌曲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达123亿次,在全网播放量超200亿次,有效提升了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我市文艺工作者用艺术传播邵阳好声音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我们坚持以文化人,发挥服务之能,文旅深度融合迸发全新活力。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个十百千万”文艺创作工程,3人入围湖南文艺人才“三百工程”,“文艺两新”工作经验得到全国文联组联工作会议推介宣传;祁剧《种子方舟》、花鼓戏《豆腐西施》荣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开展邵阳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评选活动,43部作品获表彰;举办“江山胜览·邵阳美术书法摄影非遗”晋省展活动。
文旅融合深入推进。成功举办首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持续擦亮城步“六月六山歌节”、绥宁“四月八姑娘节”、隆回花瑶“讨僚皈”等文化品牌;打造52处红色教育学习基地和12条红色精品旅游路线,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景区通过4A级旅游景区创建景观质量评估;成功申报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处中国传统村落;成功举办中国桨板黄金联赛暨第一届天子湖桨板公开赛;成功承办2022年湖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传统组)。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3年的大幕已经开启,站在新的起点上,邵阳宣传思想战线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奏响昂扬奋进的时代强音,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