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至12月31日,全市“两会”召开,会议全票通过了《邵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围绕全市检察工作建言献策、出谋划策,鼓励和鞭策我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邵阳路桥工会主席、总经理助理 刘小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努力。下一步,希望检察机关在帮助小微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上持续发力,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的法律服务,推动企业依法守规经营。
省人大代表、资江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伍忠兵: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邵阳检察机关打造的“紫薇花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用法治阳光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希望全市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未成人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积极开展校园普法宣传,通过检校联手、各方联动,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士成:近几年,全市检察机关履职尽责,成效明显。我认为,下一步,要重创新、强管理,有效提升检察工作水平;要抓队伍、打基础,夯实检察事业发展根基;要守民生、护民利,牢记司法为民履职宗旨,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小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全面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三高四新”战略,以高效能检察履职助力邵阳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湖南大行律师事务所律师 文君琳:检察官和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同盟军”。希望检察机关能通过检律同堂培训、检律协作座谈会等方式加强检律协作,积极构建检律“亲”“清”良性互动关系,携手维护司法廉洁和司法公正。
市人大代表、北塔区状元洲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希望全市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不断深化落实“八号检察建议”,共同促进诉源治理,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引导企业树牢安全生产发展理念和法治意识。
市人大代表、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周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希望检察机关与妇联持续深化合作,进一步健全案件线索共享、联合救助帮扶等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保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研究室主任 袁卫东:近年来,邵阳检察机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在服务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彰显了检察担当。希望检察机关切实找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着力点、落脚点,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邵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市政协常委、市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市规划展示馆负责人 廖智勇:2021年以来,检察机关与自然资源部门在土地执法查处领域加强协作配合,为耕地保护注入了司法动能。这项工作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期待我们还能探索出更多“长牙齿”的硬措施和协同配合的“组合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市政协常委、市奇盛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市工商联常委、市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 何扬奇:创业不易,初创更难。不少公司在创业初期,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对法律理解不深导致出现轻微的违法。希望检察机关能动发挥“容错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在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同时,让企业“活”下来、走下去。
市政协委员、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 邓彦科: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希望全市检察机关加强与当地红十字会的沟通联动,构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无缝衔接的多元化救助模式,努力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温度和检察温情。
市政协委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促进科副科长 陈碧蓉: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希望全市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为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服务保障创新发展作出更大检察贡献。
市政协委员、大祥区农机事务中心安全监理站站长 于绍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希望全市检察机关聚焦“三农”领域问题,进一步做实做细涉农检察工作,竭力化解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