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奋力推进“三个绥宁”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届县政协启航之年。绥宁县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在中共绥宁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面助推绥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绥宁县政协党组始终坚持在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审定《政协绥宁县委员会2022年度协商、监督工作计划》,确定了全年10个协商课题、6个重点督办提案、2个委派民主监督等。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统领工作全局,不断强化县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成党组成员带头学、主席会议专题学、常委会议集中学、干部职工全员学、“书香政协”常态学、委员培训提升学的全覆盖学习模式,深入学习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使全体委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通过会议学习、宣讲辅导、云上交流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推动二十大精神在政协系统落地生根。
持续强化政协党的建设。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务委员、常务委员联系界别委员和县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以“两个双联系”实现两个“全覆盖”。在政协全体会议、重要视察考察调研、集中学习培训等活动中设立临时党支部,做到哪里有政协委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注重发挥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执纪作用,高质量完成省委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进一步营造政协机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准确把握职能定位 倾力服务中心大局
深入开展协商议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举措和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围绕“推进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法院执行难”“做大做强我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助力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完成2次专题协商、4次对口协商、4次界别协商,形成协商调研成果10项,向县委、县政府提交建议案2项。2022年,绥宁县政协调研组深入全县14个乡镇和南竹加工企业开展座谈交流,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汇总了4个方面15条具体建议,形成了《推进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致力赋能“三个绥宁”建设》的建议案。
认真抓好提案办理。十届一次会议及其闭会期间,绥宁县共收到89件提案,经审查立案78件,其中11件并案、1件转为调研课题处理,并从中精选了《关于加强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推进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6件提案作为重点提案。78件提案办复率100%、委员满意率100%,一批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有效推进民主监督。全年派出2个民主监督小组,进驻县交通警察大队和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围绕“全县交通警察行政执法情况”“稳定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等开展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组坚持促进工作、广泛协商的原则,通过走访、座谈、暗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所涉部门工作情况,在平等协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提出15条意见建议,并积极督促整改落实。同时,组织政协委员对县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教育强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察,为工作推进出主意、建诤言,使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真正形成常态、取得实效、发挥作用。
强化责任勇担当,延伸履职为民的触角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县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奔赴疫情核心区,成为首批“逆行者”,8名机关干部从始至终在商贸城封控区全力付出;200多名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积极响应投身防疫一线,在医疗救治、社区防控、物资保障等方面各展所长、各尽其能,充分展现了委员风采。
抓实微建议落地。“微建议”是联系服务群众、广泛凝聚共识的新载体。委员紧盯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生活“小事”,通过“微建议”对接县委、县政府的“微建设”“微服务”,更好满足群众的“微需求”“微心愿”,使政协履职更具“烟火气”,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年,共收到委员“微建议”83条,审核提交部门办结60条,不予受理23条,办复率100%,满意率100%,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
深化团结协作。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原则,定期联系走访各群众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政协的调研视察、座谈协商、民主监督等各项活动,全力营造尊重理解、体谅包容、畅所欲言、合作共事的融洽氛围。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提交提案42件、大会发言材料4份,参与调研视察活动65人次。深挖乡贤资源,注重发挥乡贤在助力教育、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等方面作用,吕绍林、陆光明等乡贤捐资助学助教近100万元,邓通等乡贤捐款捐物20万元助力该县疫情防控。以春节、“七一”等节庆日为契机,积极开展座谈会、读书会等沟通交流活动,联系政协委员及各族各界人士,助力增进最大共识度、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把更多人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优化委员服务管理。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委员赴韶山等地学习培训,多次邀请市政协专家学者、县委党校讲师给委员现场授课,委员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发挥履职考评“指挥棒”作用,出台《政协绥宁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履职评价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委员履职评价体系,加强委员履职考核,完善政协委员履职情况通报制度,把委员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委员的重要依据,调动了委员履职热情。据统计,去年1月至11月委员履职计分(含加分)100分以上的就有5名委员。开展“走访委员”活动,实现政协委员走访全覆盖,增强同委员的交流、沟通、联络,力所能及为委员排忧解难。
建好用活委员履职平台。切实加强线上线下委员活动室建设,亮明委员身份,公开联系方式,大力推广“民意直通车”二维码,群众扫一扫就能找到所需要的委员工作室与委员互动交流。通过委员工作室平台,委员们广泛开展联系界别群众活动。去年9月21日,全县23个委员工作室187名政协委员以“喜迎二十大,委员在行动”为主题开展首个“委员活动日”活动,累计开展读书活动23场、唱红歌10场、主题宣讲5场,走访界别群众、脱贫户60余户,召开专题民主协商3场,慰问残疾儿童60余人次,走访企业5家、重点项目2个,收集意见建议27条,为民解决实际问题16件。
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制定《中共政协绥宁县委员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意见》,开展“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优化、工作质效大提升”活动,强化政协机关干部管理,大力治“庸”治“懒”,着力解决“不敢作为、不会作为、不愿作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实行一天一督查、一周一提示、一月一通报制度,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全年机关干部开展12次志愿者服务,通过了省文明卫生单位和市文明单位复查初评。全面开展红包礼金问题深化整治工作,助推清廉机关建设在政协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