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主旨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饱含大党情怀、大国气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气势。细读二十大报告全文,“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为民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担当,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执政信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语生动诠释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人民的根本态度和基本观点,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赤诚的人民情怀。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之所以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始终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奋斗征程中,有“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为民深情,也有“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无悔担当;更有“将党旗插遍祖国大地,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忘我奉献。拳拳初心、铮铮誓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发展逻辑,也充分印证了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力量。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新时代十年伟大实践的成功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人民”提升到“江山”和“执政”的高度,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唯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守住人民的心,才能筑牢长期执政的根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十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秉承“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体察民情,改善民生”的行动落到实处。民生工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中华千百年来的小康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山河远阔、国泰民安,中国共产党用拼搏和实干向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人民至上”是未来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奋进的价值追求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和百年大党的至诚担当。天下之大,莫大于民心;天下之重,莫重于民生。在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中,我们党以负责任的态度,发出庄严承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更折射出中国社会“人民至上”的发展温度。一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在中国人民心中清晰勾勒,一张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的壮丽画卷正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将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得到进一步彰显。
民生福祉,大国担当。民生发展、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疫情影响巨大,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作者单位:湘中幼专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