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省工作的朋友收到我寄去的腊肉、干笋、红薯干、野香菇、“白头婆”糍粑等绥宁土特产,高兴地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终于闻到了家乡的味道,嗅到了泥土的香气——亲爱的大绥宁我想念您了……”
我们的大绥宁有着“神奇绿洲”的美誉,而我的家乡白岩水村水碧圳组称得上世外桃源。从县城出发,沿着与清澈见底的小河相伴而行的五米宽的水泥路,穿越蜿蜒盘旋、起伏跌宕的山脉,越过莽莽林海,就到达我心爱的家乡——水碧圳。
一座拱桥横跨在河面上,热情地迎来送往。站在桥上往下看,可见到清澈见底的河水和嬉戏游弋的鱼虾。远处错落整洁的农家小院,依着绵绵起伏的山峦,在半山腰密林处若隐若现。虽不见昔日的炊烟,也听不到牧童的笛声,但树木青翠、蜂飞蝶舞、鸟语花香。一条条硬化的入户路格外醒目,好似一条条银蛇穿越在山间,又像一条条银白色的纽带连着各家各户。清一色的二层木屋,青瓦吊脚楼,彰显着苗侗独特的建筑风格。这里四面环山,房前屋后是层层梯田。这里自然山水风光秀丽,美不胜收,宜居宜游,宛如人间仙境。山中物产丰富,不乏珍稀野生植物,真是:“得天独厚福源地,乡情似水碧悠悠。”
茫茫林海中,有大片的杉树、松树、铁桃树,还有很多名贵的药材。在大山里生活,时常能听到悦耳的鸟鸣和野兽的嘶叫。密林深处蕴藏丰富的野味,有野香菇、野木耳、丝毛菌、冻菌、竹笋、蕨菜、土蜜、山果等,数不胜数。
而说起山果,那就不得不说铁桃了。那一大片铁桃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那一棵棵铁桃树像巨人一样挺拔,高耸入云。每年乡亲们满脸笑容,背上竹篓、带着蛇皮袋子上山捡铁桃时,欢声笑语盛满整座山林。口渴了,就用竹筒接甘甜的山泉水喝。累了,就在铁桃树下的草地上歇息。嘴馋的家伙就捡个石头,将坚硬的铁桃砸开,瞬间,铁桃果浓浓的清香溢出来。取出果肉,还得小心翼翼地剥掉那层薄若蝉翼的红色内皮(内皮上带有青涩的苦味),方能吃到乳白色的鲜香脆嫩的果肉。
夕阳西下,捡铁桃的乡亲们满载而归。吃过晚饭后,用火炉保留的一点余温,把铁桃放在灶塘里熏烤。不多久,那坚硬的壳上有了裂缝,满屋弥漫着铁桃的清香。这时将铁桃取出放进盛了泉水的盆里,就听见铁桃与泉水亲吻的“噗呲噗呲”声,像一首美妙的小夜曲,回响在吊脚楼的小屋里。泡上半小时,泉水变成了褐红色。这时的铁桃口感香糯绵软,清脆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每年白露前后,进入捡铁桃的尾声,家乡就来了收购铁桃的大货车。乡亲们将铁桃留下小部分自家吃,或赠送亲友,其他的都卖掉。
泥土的芳香酝酿出纯天然的“美食”,也孕育出乡亲们的善良、淳朴、勤劳与智慧!
如今,家乡的各种深加工产品与各种美食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运往大江南北,乡亲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肖翊霞,绥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