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朋友之约,我把自己出版的一本书翻印了几千册,后来朋友反悔,不要书了。我一气之下,把尚有油墨香的几千册书当废纸卖了,白白浪费了几千元翻印费。望着装书的小卡车渐渐远去,我的心渐渐凉到冰点,欲哭无泪。
作家李国文曾写道,每年秋天,北京都要办一次特价书市,原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后来改在地坛公园。看到自己的书堆在那里,打到三折、两折,几乎等于白送,还无人问津的窘状,除了把鸭舌帽拉得更低,如鲁迅所描写的“破帽遮颜过闹市”那样,假装看不见地快步离开,还有他法吗?
作家肖复兴讲过一件事。有次他逛旧书市,看到自己的一本书摆在那里。他顺手拿来一看,扉页上还有自己的题字,原来是他赠朋友的一本书。朋友把这本书送到了旧书市,价格由原来的几十元降到了几元。他二话没说,付了款拿书就走。他说这像捡到一个失散的儿子,别提有多高兴,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梁元帝萧绎是亡国之君,他归咎自己读书太多,才丢了江山。一气之下,把历年收集的书籍数十万卷,付之一炬。
我不禁要问:书还有用吗?回答是肯定的,读书还是有用的。如果读书没有用,就不能解释那些文盲父母为何省吃俭用、想方设法送子女读书。在他们内心深处,文盲并不值得骄傲,真正的读书人才值得尊重。
如果没有书,就不能明白知识的传承和文明的传播,社会就不能发展,时代就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