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宁县,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湖南宣传环保知识、传播环保理念、提高环保意识的先行者之一;他积极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了24年;今年5月,他获得邵阳市第七届“道德模范”称号——他就是新宁县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惟炳。
“只要动得就要动,好事,做一件是一件。”刘惟炳说。作为新宁县人民法院的一名退休法官,刘惟炳在职时曾审判过多起破坏森林、污染水资源的案件,他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998年9月18日,刘惟炳与蒋科、罗仲春组建了湖南第一个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新宁县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一班人从此走上“保护环境之路”。
2012年1月,刘惟炳通过7次暗访得知,新宁县上游的广西资源县梅溪镇有5处石矿,有8处重金属污水直排夫夷江。为此,他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后来修建了4个净化池,污染状况得以改善。同年12月,刘惟炳再度暗访,发现污水排放口被埋了暗管,污水未进净化池,仍是直排。刘惟炳通过多方反映后,2013年1月,这一情况最终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很快,在两县交界处建立了“自动检测站”,污水直排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刘惟炳等人的坚守下,如今的夫夷江,清澈见底。
除“护河”外,刘惟炳在“护鸟”上也不遗余力。2009年,在绿色潇湘培训班上,刘惟炳首次提出“护鸟”倡议,并立即付诸行动。刘惟炳经常扮成食客,暗访酒店、饭馆等是否有违法售鸟行为。作为“护鸟行动”的倡导者,刘惟炳在新宁崀山镇七星桥村建成了湖南省第一个大学生护鸟营,在新宁麻林瑶族乡黄沙村建了第一个护鸟站。
每年候鸟迁徙之际,就是刘惟炳忙碌之时。他不惧路途遥远,不畏环境恶劣。2015年,刘惟炳组织撤网93面,长度5400余米;2017年,他组织撤网34面,长度3900余米。
如今,刘惟炳走遍了新宁的每一个山头。多年来,他坚持义务植树,选地、选树种、树苗运输调配、现场栽种等,他亲力亲为。至目前,他植树造林的面积已达26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