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

奏好乡村振兴“四部曲”

——邵阳县人大常委会驻金盆村帮扶工作队工作纪实

邵阳日报记者 曾小慧 通讯员 唐世强 龙新兴

金秋时节,走进邵阳县九公桥镇金盆村,只见干净平坦的道路穿越村庄,精致美丽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一幅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徐徐铺开。

金盆村坐落于资江河畔,距离邵阳市区12公里、九公桥镇政府2公里,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该村共有806户2976人,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是“老弱病残幼”。

2021年5月,邵阳县人大常委会驻村帮扶工作队入驻金盆村以来,始终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着力谱好组织、人才、治理、产业“四部曲”,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以思想为“基”,奏好党建引领“主题曲”。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入驻金盆村以来,驻村帮扶工作队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切实抓好学习教育,有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法宝,提高党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帮扶干部队伍、村“两委”干部队伍以及党员队伍优势和作用,努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

以人才为“本”,奏好干事创业“奋进曲”。人才兴,则乡村各项事业兴。为着力解决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后继乏人、队伍不稳等问题,驻村帮扶工作队坚持在培养、使用、激励上持续发力,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与村级后备干部结对传帮带机制,采取“N+1”的方式,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队伍,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传授工作经验,带领后备干部尽快熟悉村级事务、掌握工作方法。同时鼓励优秀后备力量、村干部担任集体经济管理人员,将集体经济经营收益与待遇挂钩,让村级本土干部有奔头,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发展活力。

以治理为“要”,奏好美丽乡村“和谐曲”。乡村治,则天下安。驻村帮扶工作队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广泛听取老党员、乡贤和村民的意见建议,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家风文明建设、移风易俗等工作,大力推行“金盆村乡村振兴积分银行”,用“小积分”来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在打造金盆村美丽庭院的过程中,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院落会、理事会、乡贤会等各种形式,党员带头、乡贤推动、“五老人员”协助,努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完成群众自发筹工筹劳20余万元,投工投劳300人次,以高品质美丽庭院创建助推乡村振兴。

以产业为“根”,奏好共同富裕“幸福曲”。产业兴,则乡村兴。按照“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思路,驻村帮扶工作队广泛开展调研、入户恳谈、征求村民意见,科学制定“千亩蔬菜”“千亩油茶”“千亩水稻”五年总规划,聘请市农科院专家担任技术指导员,并与长沙红星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发展双季稻种植300亩以上,单季稻种植700亩以上。打造油茶林1000余亩、建设绿色生态养殖场220亩、流转土地230亩,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组建村工程劳务队……如今,金盆村产业正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2022-10-27 邵阳日报记者 曾小慧 通讯员 唐世强 龙新兴 ——邵阳县人大常委会驻金盆村帮扶工作队工作纪实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2779.html 1 奏好乡村振兴“四部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