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裂的稻田,裸露的河床,干涸的山塘水库,部分中小河流出现断流……自今年7月起,我市旱情肆虐蔓延,考验着身处抗旱前线的邵阳水文人。
为切实发挥防旱抗旱参谋助手作用,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水文支撑,邵阳水文中心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奔赴一线开展防旱抗旱水文应急监测,守护用水“生命线”。
定位需求,为江河“把脉”
为及时准确收集各地区、各江河实时信息数据,邵阳水文中心积极对接地方水利局,结合各地区防旱抗旱工作重点,找准定位需求,运用各类监测技术手段取得第一手旱情数据。
“未来还要旱多久?”“防旱抗旱服务工作如何开展?”8月15日,邵阳水文中心召开防旱抗旱水文服务工作部署会,成立了工作专班,在加强监控监测、提升抗旱服务品质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通过对530余个涉水站点雨水墒情变化分析,从降雨距平、江河来水和土壤含水等方面综合研判旱情发展趋势。
同时,应急监测队伍顶着烈日骄阳,对全市集水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断流情况进行调查复核,来回辗转于邵阳县、隆回、洞口、新邵、新宁、市区多地开展枯水测验。
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各中小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带来了巨大压力,为确保河湖鱼类的繁殖生长,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邵阳水文中心每日对全市主要河流重点河段共22个控制断面开展生态流量监测分析,及时向水行政主管单位通报取水达标情况。
立足职能,为民生“护航”
旱情连着民情,抗旱就是保民生。当前正值用水高峰期,受高温及上游来水减少影响,江河水位持续走低,市区主要取水点取水口水位随之一降再降,随时有可能跌破取水安全水位,如何盘活既有的存量水资源进行补水调度,成为保障生活生产的关键。
为此,邵阳水文中心派出监测小组先后对宝庆煤电公司、城西水厂、工业街水厂、桂花渡等重点取水口取用水保障情况开展调查,做好关联水文站点及水库库容监测预警工作,并就水库调度运行、水资源分配等方面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及调度意见。
连续三个月的旱情,造成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极易发生水质污染事件。为此,8月份邵阳水文中心对14个重要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水质24项安全指标进行集中检测,在全市范围内选取26个千吨万人农饮水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集中检测,切实筑牢老百姓饮水用水防线,护好群众的“水缸子”。
精细服务,为决策“供氧”
漫漫的防旱抗旱之路道阻且长,城镇、村落、堤坝上、江河边上……处处都有邵阳水文人的身影,他们头顶烈日,脚踏泥土,为政府部门指挥决策、精准调度提供依据和保障。
在枯水流量测验中,监测队员在烈日的炙烤下穿上救生衣,下到河道中,采取趟水拖拽ADCP的方式,获取更为精准的断面流量数据。他们奔走在各个断面,一身衣裳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被晒得生疼,一天的测量结束,身上只留下成片的通红,但他们忍受着灼热的疼痛,奋战在一线。
截至9月底,该中心已对旱情发展重点区域,开展各类监测近200站次,包括对24条重点河流,16个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取水口,33个重点乡镇农田墒情,以及全市千吨万人饮水安全抽检监测等工作;及时编报旱情分析材料84期、水质通报2期,生态流量通报2期;每日滚动向市主要领导报送江河动态和土壤墒情等信息,为相关部门掌握旱情发展和水质水量动态提供准确的水文基础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