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

蹄疾步稳向未来

——近年来洞口县杨林镇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兰绍华 刘奇勇 周辉

坝上村公司化运作垃圾分类,为务工村民和集体经济增收。图为公司员工正在进行垃圾分类。 申兴刚 摄

破刀村的生态牧业场。申兴刚 摄

10月13日,洞口县杨林镇草塘村12组村民李开兵正忙于为水稻抗旱。这位昔日的贫困户,如今已成为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

在杨林镇,像李开兵一样由贫困户变身小康户的还有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持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稳定脱贫奔小康

李开兵早年因病致贫,2017年与人合伙流转耕地种植水稻,实现脱贫。之后,他自己流转140多亩土地,先后5次到高校、实训基地接受免费的技术培训,获得了2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每年还可获得产业奖补资金。他发展产业实现小康的同时,雇请30多名村民,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脱贫攻坚期间,杨林镇的工作亮点纷呈。

社会扶贫可圈可点。该镇用社会捐赠资金,建成乡村寄宿制学校,并改造了杨林中心小学环境;主动对接到汀汀公益环卫捐款58万元,用于改善该镇人居环境。同时,该镇申报全省红色旅游建设项目,顺利将坝上村纳入湘黔古道旅游线路。

产业发展成绩喜人。该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先后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11家,种植油茶5229.8亩;根据村情实施“一村一品”,峨峰村的黄精种植基地,山下村的淫羊藿基地、罗汉果基地,破刀村的生态养鸡场和药材基地等,规模效益较好。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该镇通过建立扶贫车间、输送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安排公益性岗位等,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稳岗就业成效显著。

巩固成果谋振兴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该镇乘胜而进,压实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守住返贫底线,保障民生。该镇高度重视防返贫监测工作,每年都开展多次大走访活动,确保不出现“应纳未纳”和“体外循环”等问题。镇村两级严格落实“日监测、月研判”工作机制,对所有监测户开展结对帮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对所有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制定了“一户一策”,确保不出现返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该镇组织召开党委会议研究乡村振兴工作31次,强化了党委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同时,建强组织阵地,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近年来,杨林镇10个村相继扩建了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同时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该镇正在开展的基层党建“整建提质”行动也取得了突出成效,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注重发展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赋能。目前,该镇11个行政村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坝上村尝试公司化运作垃圾分类工作,仅这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左右。

坚持将油茶作为主导产业,稳住5229.8亩的油茶种植面积。鼓励各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并聘请专家实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及技术指导,建立起种植养殖示范村、重点村。

“六零”创建促发展

今年来,杨林镇大力开展社会治理六项重点工作暨“六零”创建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利用院落会、微信群、公众号等,向群众广泛宣传各项政策。持续开展常态化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活动、居民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等,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守住底线,禁止触碰耕地保护“红线”。坚决杜绝未经批准在耕地上进行畜禽养殖、挖塘养鱼、修建农村道路等行为;建成高档优质稻示范片1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00亩;治理抛荒耕地440多亩,并全部复垦复种到位,既美化了农村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户产业收入。

实行村干部包院落、农村保洁员包公共区域、农户包房前屋后的卫生工作机制,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发挥“支部+协会”的作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实现“闲”有所乐。

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信访矛盾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断崖式下降。常态化开展“带板凳进村”活动,确保信访维稳工作落实到位。

--> 2022-10-16 兰绍华 刘奇勇 周辉 ——近年来洞口县杨林镇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2412.html 1 蹄疾步稳向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