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洞口县大湾国有林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获得“湖南省秀美林场”“邵阳市林业产业发展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扩面提质抓“增绿”。近5年来,该场共营造“四红”树种、油茶林等0.47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森林抚育2.6万亩次,对5000多亩景观林进行了提质改造。与省植物园合作启动了科研项目“黑老虎”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建设科研基地20多亩,选育黑老虎121个家系。实施了一批林业重点项目,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三增长”。
压实责任抓“管绿”。完善森林资源管护机制,相继建立了“一张图”数据库和林地评估监测、保护利用网络平台,启动了“智慧林场”信息管理系统。创新制作了永久性森林管护牌,全场102片山场亮明“身份”。近5年,共阻止11起非法开圷、葬坟、办电站等行为,处理林木盗伐案件5起,连续20年森林火警火灾“零发生”。
推深做实林长制。推行“1+乡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林体系,严格执行巡林打卡签到制度,坚持每月场级林长、工区林长、护林员常态化巡林,巡护林记录本有日常巡山基本情况、巡山图片。严守生态红线,“规定动作”不打折扣,“特色动作”推陈出新,制订了“树立一个县级林长制工作样板、打造两个林长制示范工区、建设三片巡林示范点、表彰四个模范工区林长和护林员”的目标激励机制。
创生态旅游品牌。成立了大湾省级森林公园,在洞口县5个国有林场率先落实森林康养项目,积极推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模式。森林公园景区道路修(扩)建23.6公里、硬化道路7.6公里,修建2.2公里标准游步道等;通过社会筹资,“傅氏雕刻”民俗非遗博物馆、展览馆已经初具规模。两个森林康养服务中心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90%以上,栽植珍稀树木12亩,绿化美化面积3000平方米。
物种呈现多样化。该场林区动植物品种非常丰富,其中红豆杉、翅荚木等国家Ⅰ级、Ⅱ级保护野生植物12种,有雪峰山梭罗、思茅厚皮香、川东姜等珍稀植物。常见的中华蟾蜍、斑腿泛树蛙、花姬蛙、中国石龙子等有20多种,不常见的有大鲵、虎纹蛙、中华鳖、舟山眼镜蛇等1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