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精神疾病,不就是疯和傻吗?其实这个观点,过于片面和刻板。精神疾病包括了十余个大类,数百种疾病,有一种精神疾病还被称为“天才病”,那就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它是由两个完全相反的症状群构成的,包括高涨的“躁狂”相和低落的“抑郁”相。当疾病处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时,病人会变得情绪异常亢奋,思维奔逸,口若悬河,活动增加,行事鲁莽冲动、不计后果,仿佛是过于奔放而不受控制的烈火一般;当疾病处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时,患者总是闷闷不乐,消极自卑,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疲惫乏力,脑子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时会出现自残、自杀行为,整个人就像掉进了寒冷彻骨的冰窖一般。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的——文森特·威廉·梵·高先生。一位留下《向日葵》《罗纳河上的星空》《麦田上的鸦群》等传世佳作,却被“双相情感障碍”困扰着的天才艺术家。他的画作有的热情洋溢,像夏日的骄阳;有的却压抑阴霾,像隆冬的寒冰。他作品上的每一笔线条的勾勒,每一处构图的着色,都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天才艺术家创作时,情绪的涟漪。此外像大文豪海明威、政治家丘吉尔等名人都曾陷入过“双相情感障碍”的泥沼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达到2-3%,其中有25-50%的患者有过自残行为,有11-19%的患者最后选择了自杀,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这是一组让人无比沉重的数字。我们只有更多的了解这种疾病,才能减少它对我们的伤害。
如果我们身边的朋友出现了明显异于正常的情绪,表现出过于兴奋或情绪低落,而这种状态的时间超过了1-2周,那我们应该敏锐地意识到,他可能遇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的麻烦。此时我们应该建议有情绪问题的朋友,及时到正规的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由精神科专科医师判断他的状况是否需要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通过情感稳定剂,物理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等手段来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只要能做到早期发现,系统规范治疗,疾病的临床治愈率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