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31日

◆品茗谈文

熏风送爽青云上

——高考考点对联琐议

黎祜银 雷玲

去年高考时,隆回的几个考点都张贴有寄语高考学子的对联。笔者到各考点转悠,特意关注了隆回一中、隆回二中和隆回九中三个考点的对联。现摘录如下,略作评价。

首先来看隆回一中考点联:“萃松坡灵气,扬鞭策马,胸藏万卷凭吞吐;蘸赧水精华,泼墨弄翰,笔有千钧任歙张。”

隆回一中,前身为“松坡中学”。上联第一分句就紧紧地扣住“松坡”入笔,用“萃”字做领字,引出松坡的“灵气”,为后文埋下了伏笔;第二分句承第一分句而来,写学子们驰骋考场的场景;第三分句“胸藏万卷凭吞吐”,何等的气势,很自然地让人想象到考生们胸藏万卷,奇思妙想涌向笔尖,书写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吞吐”二字非常形象!

下联一个“蘸”字领起后文,把赧水的精华都吸纳到文卷中来。赧水是隆回的母亲河,这里扣住隆回的名水来写,合情合理。水不在深,有“隆”则灵。“泼墨弄翰”也沾了“蘸”的灵光,考生决胜考场叱咤风云的气势一览无余。“笔有千钧任歙张”,千钧的笔到了考生手中也能任意“歙张”,挥洒自如,自然贴切。“笔有千钧任歙张”与“胸藏万卷凭吞吐”一呼一应,相得益彰,配合很紧,水到渠成。上下联结合在一起,平仄词性结构对仗也很工稳,凸显高考主题。

对于三分句的对联,上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平仄按照对联规则,要么是“平平仄”,要么是“仄平仄”,而此上联的平仄则全是仄声落底;同样,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平仄要么是“仄仄平”,要么是“平仄平”。而此下联的平仄则是“平仄平”(“翰”可平可仄),稍有遗憾。

接下来看看隆回二中考点联:“盛世重英才,精思放胆,千帆争渡惊赧水;华年逢国考,极目骋怀,万马竞驰震云山。”

这副对联也入景入情,紧紧扣住新高考这一主题构思行文。“放胆”与“骋怀”相互映衬,相互交织,有机融合。正因为有了太平盛世这一有利的政治背景,莘莘学子才有施展才华的土壤,读书人才有广阔的天地,考生们才能尽情“放胆”、极目骋怀。“千帆争渡惊赧水”,极写德才兼备的考生在高考答卷上尽情施展才华,就像竞渡的“千帆”勇立潮头,连“赧水”都惊动了。“万马竞驰震云山”与前面的“千帆争渡惊赧水”一样运用比喻的手法,考生如“万马竞驰”,竟然连“云山”都震动了。

隆回二中这副对联也有点瑕疵。上下联前两分句对仗工稳,词性结构也非常吻合,问题就出在上下联后一分句的平仄上。上联末句的平仄成了“平平仄仄平仄仄”,而下联末句的平仄成了“仄仄平平仄平平”了。这是不符合《联律通则》的。

再来看看隆回九中考点联:“魏源故里,熏风送爽青云上;国考新篇,翰墨飘香金卷中。”

上联第一分句“魏源故里”点明高考地点,接着很自然地引出后一分句“熏风送爽青云上”。“熏”,很妙,多么怡人惬意;“青云上”岂不是平步青云、青云直上吗?下联第一分句“国考新篇”暗含2021年是新高考的头一年,这意义不同凡响。“翰墨飘香金卷中”,每一个字都溢满了浓浓的墨香,因为这是每一个考生辛勤劳动的结晶,凝聚了他们奋勇拼搏的汗水。“金卷”也很巧妙地让人联想到金榜题名,或者在金色的年华书写人生中最美的华章!对广大考生的殷殷期望溢于言表。这一考点联很注重炼字,不但词性相对、平仄相谐,就连颜色词都十分注重。“金卷”的“金”与“青云”的“青”,多么自然而有韵味。但是,这联仔细推敲的话,平仄方面也有一点瑕疵。

纵观这三副高考联,我觉得隆回一中的很有气势,隆回二中的很富想象,隆回九中的温暖贴心。

另外,笔者曾多次听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邹宗德先生的对联辅导课。他有一句话给笔者印象特别深刻:在写对联时,你第一时间想到的那个字那个词甚至那个句子,最好不用。因为你想到了,别人也会想到,所以还需再加思考,尽量找到别人没有想到的词。以上三联中,就有两联都用到了“赧水”。牛年长沙市各高考考点的对联就有九副出现“俊彦”这个词,不能不说有点尴尬。

今年的高考对联,各考点应该已经准备就绪。今年正值隆回一中建校80周年,笔者也试着拟了一副考点联,敬请方家赐教:

“笔涌诗花,赧水激豪情,八十春秋谁绘彩?胸怀远志,松坡书雅韵,万千画卷我描篇。”

(黎祜银,隆回县诗联学会副会长;雷玲,隆回县岩口镇马头完小教师)

--> 2022-05-31 黎祜银 雷玲 ——高考考点对联琐议 ◆品茗谈文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5553.html 1 熏风送爽青云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