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上,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主火炬缓缓熄灭。大家不仅为这浪漫的一幕所打动,也为这位小提琴演奏者所感动。因为那个身着粉色礼服,站在“唱片”中间的小提琴演奏者,竟然是一名来自宁夏的16岁视障女孩马奕菲。
马奕菲2岁时因为眼疾双目失明,可她此刻的的确确拿着小提琴,站在“圣火”的舞台上演奏。那一刻,所有的观众都被深深感动了,感动的是她身上那股自尊、自信和自强。尽管她的身躯是弱小的、残疾的,可是她那高昂的头上有一张柔情、真挚的脸。大家都知道,她能站到奥运的舞台上,该是经历了几多辛酸、几多坎坷呀,所有观众被她的琴声强烈地震动着。她是在用心拉琴,用泪吟唱,可是她脸上分明是欢笑、是快乐……
看完电视,我的心情依旧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盲人作家海伦只渴望上天送给她三天光明的日子,而许多正常人活了一辈子却一直是“瞎子”。双腿残疾又有尿毒症的史铁生向往大海,渴望有一天能够去踏浪,而又有多少人走了一辈子路不照旧是“瘸子”?过去,和朋友逛大街,遇残疾人捡垃圾谋生,看不惯他们的不讲卫生,于是拉了朋友嘲笑而去。现在想来,他们是多么坚强呀!因为他们完全是生活所迫,万般无奈才做此营生,因为不可能每个残疾人都能成为海伦、史铁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有若干遗憾的生命,还都那样顽强、坚韧地在风中挺立,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身体健全的我们,有的时候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说人生真苦,活着真累,现在想来,那简直是无病呻吟。更有甚者,一些人遇到挫折就寻死觅活,这难道不是一种懦弱、不负责任的表现吗?
朋友,热爱生命吧,少些叹息,少些怯懦,多些理想与勇敢,多些执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