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2021年定期公开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基础上,又公开公布2022年第一起12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苗乡甚至整个邵阳再次敲响失信警钟。
“执行难”问题一直是法院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邵阳两级人民法院从源头治理、整合力量、强力震慑和诚信体系建设入手,迈开前沿化治理、快准狠执行、出重拳打击铿锵路子,多管齐下打击“老赖”,切实提高执行实效,全力破解执行难题,为维护司法权威、彰显公平正义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积极探索。
前沿+源头治理
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执源?诉源治理与执源治理密不可分,全市法院立足司法触角前伸,不断拓展和优化执源治理平台,联合仲裁、公证、工商、住建等3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组建房屋租赁、物业纠纷、民间借贷、劳务纠纷等专业调解工作室300余个,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仲裁员等1200余人担任特邀调解员,聘任“五老人员”等1500余人担任专职调解员,在全市445个社区建立了司法调解室,指派司法调解专干,将释法明理做在初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减少了“老赖”增量,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出守法、诚信、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
刘某和吴某同住一个社区,刘某借给吴某2万元,超过欠条明确偿还时限,仍未偿还,刘某多次催收,吴某以各种理由搪塞,二人关系慢慢僵化,最后剑拔弩张,矛盾一触即发。
社区调解员刘鹏知晓吴某拥有多家店铺,付得起欠款却不愿支付,应该另有原因。经过了解,原来刘某在吴某处经常赊账,近一年多来未曾清还。心中有了底,刘鹏分别做起双方释法明理工作,用远亲不如近邻的软语温言,最终说服吴某当面将抵扣掉刘某赊账后剩余的欠款1万2千元归还给刘某,及时化解了矛盾,刘某放弃到法院起诉。
2021年7月以来,专业调解工作室和社区司法调解室共调解房屋租赁、物业纠纷、民间借贷、劳务纠纷等各类案件2600余件,前沿化诉源治理初见成效。
全市法院还加大了繁简分流力度,组建优化18个速裁团队,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3.86%,减少了群众诉累,提高了诉讼时效,避免了矛盾发酵。大祥区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创新,得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充分认可。
准快+整合力量
如何进一步高效化解社会矛盾?全市法院整合力量,“快、准、狠”打击“老赖”,成立了由分管院领导为组长牵头抓总,执行局长为副组长主业主抓,执行法官为成员包案负责的执行领导机制,确保责任认领到位,职责明确到位,并落实每周讲评通报制度,做到执行进展精准掌控;组建由一名员额法官带执行干警(执行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一名司法法警的“1+N+1”执行行动小组,严格落实执行干警每月开展警务技能、综合体能、执行规范等专业训练,提高快速行动和应急反应能力。
朱某因拖欠唐某租金被诉至法院,经调解无效,法院判决朱某向唐某支付占用房屋使用费5万余元,至朱某实际搬出租赁房屋之日止,按1万元每月照计租金。然而,朱某既不搬出租赁房,也不支付租金。唐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依法向朱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朱某仍拒不履行。
执行法官运用线上政法大数据平台,准确收集被执行人朱某债务、债权等信息,依托协作执行绿色通道,到房产、车管等部门调取信息,发现朱某名下有门面、有豪车,系有偿还能力而拒不执行情况。
线下快速行动随即展开。执行行动小组立即赶到朱某所在租赁屋,对其果断采取拘留措施。最终,朱某将拖欠款项全额支付给了唐某。
全市法院还瞄准关键时节,集中发力,结合元旦、春节返乡高峰,开展执行攻坚专项行动。2022年春节前夕,邵阳两级法院出动执行小组54个,前后出警453次,带回被执行人291人,执结646案,拘留73人,执结标的额4175.54万余元。
洞口县人民法院结合春节前后大量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机,持续加大执行力度,集中兑现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43件,兑现总标的额70余万元。2021年下半年,该院共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案119件,执行到位金额412万余元,有效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重拳+强力震慑
怎样对“老赖”形成强力震慑?全市法院强力推进以打击拒执罪、反抗拒执行、反规避执行、反消极执行、反消极协助、反干预执行为主要内容的“一打五反”专项行动,利用一切查控手段,实施惩罚制裁“全覆盖”,尽可能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维护裁判权威和司法公信。
被告人吴某在明知法院查封了其21套商品房的情况下,仍将其中一套商品房转售给他人,又在执行人员执法时,非法阻碍执行公务,聚众暴力对抗执法,结果被法院以拒执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廖某在隆回县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其名下财产时,多次唆使他人恶意抬价竞拍,后又悔拍,严重扰乱司法拍卖秩序,阻挠法院执行,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被法院以拒执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一打五反”专项行动中,邵阳两级法院依法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87名被执行人,拒不如实报告财产的21名被执行人,消极协助的5家企业处以罚款,并责成履行判决义务。
传播+诚信建设
如何让诚信成为一种深度自觉?邵阳摸索出一套“法治+智治+德治”的模式。
王某被邵东市人民法院判决返还不当得利8万元,判决生效后,王某一直逃避执行。执行法官在多次联系王某无果后,根据申请执行人要求,将其失信信息在媒体平台曝光。“王某经商数年,有一定经济基础,家中亲友都劝其赶紧履行,否则他们家在当地都抬不起头做人。”执行法官反馈工作效果
迫于“失信名单”的辐射传播力和影响力,当天下午,“失联”已久的王某主动到法院缴纳了全部案款,并请求撤回失信信息,该案顺利执结。王某还因自己的“失信”行为被处罚款。
——这是法治的力量。
全市法院除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黑名单等传统制裁手段外,还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户外LED屏等途径,加大失信曝光力度和惩戒力度。2021年,邵阳两级法院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4530人次,限制高消费15160人次,通过市信用信息平台推送信用联合惩戒名单8910人次,发布被拘留、罚款惩戒典型案例30余例,在全社会营造守法诚信光荣、违法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切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这是法治叠加智治再叠加德治的力量。
“万一发生经济纠纷,还是老老实实按照法院的判决办事为好,否则子孙后代都会受到不良影响!”一名“过来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