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4日

养成尊重友爱残疾人的文明礼仪

贺旭艳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一个文明良善的人,必然有着对残疾人足够的理解、尊重和友爱。一座文明进步的城市,必然有着尊重、关爱、主动服务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随着我市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守望互助的意识行为日益凸显,关爱弱势群体、助残扶残的社会风气也日益浓厚。值得注意的是,水涨船高的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对人们和残疾人打交道时的文明礼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近,中国残联下发了《关于在宣传报道中规范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有关称谓的通知》。禁用“瞎子”“瘸子”“哑巴”“傻子”“弱智”“疯子”等贬损称谓;与残疾人对应的是“健全人”,不用“正常人”来对比;注明身份时,无需强调残疾人身份……这些平等无歧视的称谓规范,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文明礼仪要求。

对于残疾人来说,个体缺陷是其无法回避的第一道伤害,他人的歧视、孤立、侮辱,更是其难以逾越的第二道伤害。很多残疾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他人的有色眼光、侮辱性言辞、故意模仿动作取笑等,在心里留下深深的伤痕。好不容易提振的信心,很可能因别人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而再度滑落。

要为残疾人自立自强融入社会创造良好条件,除了党委政府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不断改善残疾人民生,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之外,还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主动自觉提升文明教养,发自内心并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做到尊重、理解、友爱、帮助残疾人。

当前我市正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尊重友爱残疾人的文明礼仪教育正当其时。特别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残联、教育等部门可以开发相关教材,推动尊重友爱残疾人的文明礼仪和助残扶助的思想道德教育进校园,从娃娃抓起,为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社会环境。

--> 2022-03-24 贺旭艳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2422.html 1 养成尊重友爱残疾人的文明礼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