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尽得风流。3月14日晚,湖南艺术职业学院2017届邵阳花鼓戏毕业汇报演出在贺绿汀大剧院上演,学员表演了大型古装花鼓戏《宝莲灯》,奉献了一场青春洋溢的艺术盛宴。
《宝莲灯》讲述天宫中的三圣母爱上了人间书生刘彦昌,为了爱情,三圣母不顾二郎神的反对,带着宝莲灯私奔下凡与刘彦昌相会,生下娇儿取名沉香,后被二郎神发现,二郎神命哮天犬偷取宝莲灯,并将三圣母压在华山底下。沉香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夺回了母亲的宝莲灯,踏上了寻母之路。最终,沉香举起神斧,与二郎神决一死战。凭借宝莲灯和众仙的力量打败了二郎神,救出母亲,一家团聚。汇报演出中,学员们的一翻一转、一腾一跃、一招一式,展现了他们五年来刻苦训练的成果,集中展示了他们的青春活力和艺术风采。字正腔圆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邵阳花鼓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我市富有特色的传统地方戏剧种,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是邵阳市唯一一家集花鼓戏研究、创作、传承、演艺、培训于一体的专业艺术团体。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演艺人才青黄不接,与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严重制约了邵阳花鼓戏事业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花鼓文化一直保持蓬勃的生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达成联合办学协议。2017年秋季,该中心面向全省招收40名五年制大专戏曲表演免费生,送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委托培养,并聘请本地专业花鼓戏导演、唱腔老师赴长沙对免费生进行专业系统指导。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批花鼓戏表演人才的培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支持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相关政策,配套出台了人才培养方案,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戏曲人才培养,用于支付委培学生学费,并对学生学习期间进行跟踪指导,安排保障戏曲的创作、编排和演出。为了培养内外兼修、富有潜质的花鼓戏表演人才,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由花鼓戏表演艺术家李赛俭、聂和平口传心授,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一板一眼逐字逐句抠。每年暑寒假,学员们回到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进行戏曲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唱腔、乐器、表演、形体、素养等方面。
“历时一年,毕业大戏《宝莲灯》圆满结束。在排练期间,汗水打湿衣衫的次数数不过来,也受过无数次的伤。不过,看到自己学到的东西,得到大家的认可,觉得付出是值得的。”学员胡力烨在剧中饰演二郎神,演出结束后,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他的心情和感悟。胡力烨坦言,起初他对花鼓戏不感兴趣,经常旷课耽误排练。为此,李赛俭、聂和平两位老师一次次耐心开导,跟他讲道理,帮助他改掉了这个坏毛病。经过五年的专业训练,他愿意学愿意练,基本功有了很大进步,对花鼓戏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认知。
随着这批由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达成联合培养的青年花鼓戏表演人才走上舞台,邵阳花鼓戏传承发展的队伍将不断壮大。胡力烨表示,邵阳花鼓戏需要继承性发展,他们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邵阳花鼓戏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