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为全体学员亲授“开班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领悟讲话精神,令笔者深受启发。新征程催生新使命,新形势提出新要求,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应时常怀揣“五心”。
掌握实情要诚心。群众信访举报是民意诉求的渠道、拓宽群众监督的路径,是纪检监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到纪检监察机关来信来访,是对我们的信任。对待群众信访要及时接收受理、分类办理、呈报报批、回复反馈。在具体工作中,要怀揣一颗诚心,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察真情、听真言、明真相,把好监督执纪的第一道关口。
处置问题要公心。树立群众信访无小事的观念,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搞好举报线索的核查工作,对群众反映的合理合法且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对群众反映的不合理或政策不明确的问题,要解释疏导,绝不推诿;对于核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的,要及时分析研判、转立案查处。有效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公信力,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
言行举止要暖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态度上应“暖”不应“冷”,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做好群众思想沟通和心理疏导工作。说话和气不生硬,态度诚恳不敷衍,热情接访、登门拜访、热线回访,找准信访“症结”,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让群众如沐春风、倍感温暖。
事不避难要耐心。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以强烈的责任感有力有效开展群众信访工作,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问题线索较为复杂、涉及人员较为广泛、在核查中存在困难、突破有一定难度的信访件,要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耐心,注重情、理、法的结合。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牵头会商,形成工作合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打通信访息访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能力要专心。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处在反腐倡廉的最前沿、最直接的地带,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新时期群众信访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专心学习掌握《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等党纪法规,提升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及时把信访举报反映的情况汇总好、分析透、研判准,为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提供科学性、可行性建议。
(作者单位: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