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0日

致敬身边的“医”线巾帼

邵阳日报记者 傅畅珺 钟姝 通讯员 肖红梅 刘奕 舒建平 陈华 吕许艳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巾帼身影”。她们除了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更是患者眼里的“健康守护神”。她们爱岗敬业,使命必达。她们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无怨无悔,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着、坚守着。

3月8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医疗前线的6位女医生代表,致敬每一位不平凡的她。

刘瑾 邵阳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永远把病房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新生儿科医生刘瑾对自己工作的一种理解。

从事新生儿临床工作16年,刘瑾参与过不计其数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以及早产儿、超早产儿的治疗管理。16年来,她曾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篇,数次获得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德医风工作者,优秀医师等奖项。

永远把病房的孩子放在第一位,这是刘瑾对自己的要求。今年1月20日,3个月大的香香(化名)因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紧急转入医院新生儿科治疗。刘瑾团队争分夺秒为患儿进行抢救,经过25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治疗,这个弱小而又顽强的生命闯过了一道道险关,顺利出院。

刘瑾说,危重新生儿救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出院后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偏离正常的儿童,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减轻伤残程度。为此,她建立了新生儿随访微信群,指导出院后新生儿的喂养、护理和疾病的排查。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缓解病人家属的焦虑,加强与家属们的沟通交流,给彼此一个鼓励。

她在全市首次组建新生儿神经监护单元,全身心投入于减轻乃至杜绝重度窒息所导致的儿童残疾工作,成功举办数次危重新生儿全市救治线上学术交流会,获得基层新生儿科医师的好评。技术创新上,刘瑾带领团队开展早产儿胃液病原菌核酸检测,该临床检测方法简便,快捷,无创,对早产儿早期败血症的治疗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早期指导作用。

“刘医生是我见过人最美、心最善良的医生。”这是一位妈妈给刘瑾的评价。每年,刘瑾要接诊危重新生儿1000余人,面对患者家属的肯定,刘瑾更加坚定了自己治病救人的信念。

袁巧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主任医师

“只要患者需要,我们随时都在”

产科是一个承载着希望、迎接新生命的科室,但同时也是一个伴随着风险、压力的科室。因为每一个新生命的背后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心弦。

“作为一名产科医生,我们没有上下班的时间界定。只要患者需要,我们随时都在!”拥有着29年产科一线临床工作经历的袁巧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如是说。

“让每一个孕妇平安生产,让每一声啼哭都带来欣喜。”这是袁巧和全体产科人的目标。

作为全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始终坚持规范化和普及化镇痛分娩,并在2019年就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承担着全市分娩镇痛诊疗工作。医院产科是全市分娩量最大、平产率居前列的科室,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抢救工作。作为科室主任、资深的产科专家,袁巧参与救治了多例急危重孕产妇,为广大孕产妇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曾经有一个患者因为宫颈机能不全经历四次流产后,来到产科保胎。经过袁巧和团队的努力,这位患者通过宫颈环扎手术成功保胎,前后3年已经顺利生下了二胎。“能帮助孕妈是我的责任,同时我也感到很自豪。”袁巧介绍,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手段,可以延长妊娠期,减少流产及早产的发生。2017年,由袁巧带队完成的《改良宫颈环扎术在孕期宫颈机能不全中的应用》获得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2021年入选“2022年湖南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项目。

据袁巧介绍,平均每年会收治100个左右需要做宫颈环扎手术的患者。择期环扎手术成功保胎率高达98%—100%,紧急宫颈环扎手术成功保胎率达60%—70%。为了让更多的准妈妈们能够了解到这项技术,她准备深入各县区为准妈妈讲解这方面知识,让患者及基层医务人员更加关注宫颈机能不全。为她们答疑解惑,同时,也给更多的家庭带去新生的希望。

胡芳艳 市中医医院妇瘤科主任

“邵阳市先进工作者”“妇瘤科学科带头人”

胡芳艳26年扎根临床一线,带领团队在全市创建妇科肿瘤中心,连续多年获得佳绩,成为妇瘤科学科带头人。2020年,胡芳艳被授予“邵阳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工作中,胡芳艳不追求名利,努力做事,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付出。每一个患者,都是她最大的牵挂,为了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胡芳艳反复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争取让患者终身只做一次手术,最大努力减少患者的复发,以此减轻患者痛苦。

2021年,一位20岁的年轻女孩,不幸患上宫颈恶性肿瘤。肿瘤给女孩身体带来的疼痛,让女孩欲轻生,女孩痛苦的表现也让她的家人感到绝望。胡芳艳得知女孩的情况后,多次与女孩进行沟通,对她说:“你要相信医生,不要放弃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安抚好女孩情绪后,胡芳艳立刻根据女孩身体情况,给女孩制定治疗方案,并耐心细致地为女孩诊治,如今,这位女孩已经过上了正常生活。

患者出院后,胡芳艳会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反复叮嘱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拼尽全力将肿瘤复发的可能降到最低。正是胡芳艳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换来了无数患者的理解与信任,也成为了胡芳艳的工作的无限动力。

义务宣讲,科普女性健康知识。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这是胡芳艳的工作态度。胡芳艳经常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到各二级医院进行会诊、讲座、传帮带指导手术,通过手把手带教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沉入基层,让更多医生学会新技术,也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为了能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能够了解到宫颈癌等妇科问题,她走进校园,深入社区宣讲宫颈癌的防治知识,为呵护女性健康不遗余力。

刘微艳 市中医医院中医儿科医生

医者父母心 少儿保护神

“医者父母心,少儿保护神”“德艺双馨,胜似亲人”……写有类似赞美字词的锦旗在刘微艳的办公室挂了19面。

作为一名中医儿科医生,刘微艳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等病症。自从医以来,她坚持以中医药为孩童治病,从不乱做检查,不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年门诊量达到13400余人,获得过医院的“十佳医生”“医疗服务明星奖”“门诊系统明星医生奖”等等,还因在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而受到市里的表彰,在病人及家属中得到较高赞誉。

2021年,在刘微艳的努力推动下,医院成立了全市首家纯中医儿科门诊(邵阳市中医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而她作为负责人,一直致力于用中医药及中医儿科外治法、绿色疗法等为全市儿童筑起一道健康防护墙。

工作中,她是“拼命三娘”。刘微艳的上班时间原本是每周的周一到周五,但是为了兼顾“上班族”家庭的时间和患者宝宝的身体,她主动提出周末加班。甚至在怀孕期间,她也一直坚持到岗;生完宝宝刚出月子的她,接到病人家属的求助电话后立马赶往医院。整个产假期间,她不计报酬,接诊病人近150人次。

患者眼中,她是朋友更是亲人。“病人信任我,会主动找我看病,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治疗效果达到最好,拼尽全力不辜负病人的信任。”刘微艳说。正是带着这样一份真诚的信念,她常常不计报酬,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去患者家里,为患者诊治,时间久了,朴实、温柔的刘微艳给患者家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渐渐与他们处成了朋友。她表示,医患之间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她在以后的从医过程中会坚定自己的理想,做好一个中医人。

黄晨敏 市第二人民医院脑二科副主任医师

愿做“脑”的守护天使

“我刚工作时找我看病的病人,在我工作十年、二十年后依然来找我复诊,找我咨询,真的让我特别开心!”这简简单单、朴朴素素的话语里蕴含着黄晨敏作为医者的赤诚之心。

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面对患者及家属,黄晨敏从来都是轻言细语耐心解释抚慰;面对新入职同事的反复咨询,她不厌其烦一次次提供帮助,恨不能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面对困难,她永远是一句“我先来!”

黄晨敏所在的脑二科,老年患者居多。面对生病的老人,黄晨敏总要花费更多的耐心与心思。她常说,老年患者心理其实很脆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关心他们,仔细留意他们需要帮助的地方,帮他们接杯水、叮嘱他们吃药、协助他们摆正姿势……黄晨敏将对患者的照顾,都藏在细节里,春去秋来,始终如一的黄晨敏被老人们当成自己的“子女”。

“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她总是一次次告诉我该怎么吃药,手把手地教我做康复操。每次出院了都还会给我打电话问我身体情况,真是比我家里人都还要上心呢!”今年小年当天,申爷爷专程来到医院给黄晨敏送来一面写着“医德高尚 仁心仁术”的锦旗。申爷爷从2018年起就一直在黄晨敏所在科室住院,黄晨敏每天面对患者们亲切的笑容、关切的话语,总是让老人心里感到安心。

还有一位多年前经黄晨敏精心治疗的阿姨在给她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黄医生是名年轻的女医生,她虽不是大家认为的多么漂亮,但在我心目中,她是个倾国倾城的天使,我爱她。”

蔡琳娜 市脑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用心倾听患者心声 用情传递爱与温暖

“始终践行用爱传递温暖,用温暖照亮前方。”作为一名精神心理医生,在蔡琳娜行医十年的过程中,她总是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耐心倾听,去了解患者的诉求,给予他们支持的力量,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她擅长对抑郁症、强迫症、躯体疼痛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她说,在坐诊的过程中,有时也会被病人治愈,被病人安慰,被病人温暖。

据蔡琳娜介绍,现在有一部分青少年存在抑郁、焦虑等方面的情绪问题。其中,割手腕成为青少年释放不良情绪的常见现象,门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手腕上有着深浅不一的割痕。不仅如此,很多家长也对情绪障碍缺乏了解,他们会把孩子的负面情绪当成是叛逆或者不想上学的借口,这会更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因此,帮助青少年患者们改善情绪,引导他们在认知层面正确处理不良情绪、为家长们普及相关知识,也成为了蔡琳娜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照顾患者的情绪,蔡琳娜会主动添加患者微信,为他们随时倾诉自己的情绪提供便利。

“蔡琳娜作为一名党员,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在生活中关心照顾队员,对待患者有耐心有爱心。”这是同事对蔡琳娜的评价。

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作为国家心理医疗队湖南分队成员,蔡琳娜写下“援鄂请战书”,赴武汉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在开展医疗援助的那段时间,负责医护人员和病患的心理辅导工作的蔡琳娜,每天手机微信里医护群和病患群消息不断,在医生和患者遭遇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时,她要尽力帮助调整情绪、释放压力。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蔡琳娜一刻也没闲着,她白天上班,晚上打电话、发微信,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2020年,蔡琳娜被评为“湖南好人”,并被授予“邵阳市抗疫一线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 2022-03-10 邵阳日报记者 傅畅珺 钟姝 通讯员 肖红梅 刘奕 舒建平 陈华 吕许艳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1755.html 1 致敬身边的“医”线巾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