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的八项本领之一。抓落实,也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政治责任,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途径,是扫除“四风”之弊、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邵阳的迫切需要。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切机遇,只有在真抓实干中才能把握;一切难题,只有在精抓细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只有在埋头苦干中才能实现。当前,全市上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有效形成,但是不重视、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理解不透机械抓、精力不济选择抓、动力不足拖延抓、能力不够低效抓、作风不实虚假抓、担当不力不敢抓、职责不明无人抓等。因此,要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建立并形成一套调控有力、运转有序的抓落实工作机制。
完善“抓落实”组织领导机制。一要抓住“关键少数”。抓落实,“一把手”是关键。只有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常抓常管的“一把手”,才能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好团队。二要选用好抓落实的干部。确立“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善不善干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解决好“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问题。三要提高决策质量。落实上级政策和部署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因时因地制宜,要注重将改革力度、速度与干部群众可接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把公众参与、风险评估、集体讨论,特别是抓落实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参与、沟通、理解作为必要程序,不断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益。四要明确职责分工。要以部门“三定”为基础,理顺部门职能,合理调配力量,构建“权责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部门职责体系,各岗位职位说明书要细化量化标准化,确保公职人员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建立“抓落实”教育培训机制。一要增强各级干部抓落实的自觉性,培养干部忠诚担当精神,不断增强抓落实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培养各级干部钉钉子精神,使干部具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全程抓紧、过程抓细、结果抓实。三要提升各级干部抓落实的能力,针对履职需要开展对口培训,干部缺什么就培训什么,增强培训的有效性。
建立“抓落实”领导机关担当机制。一是要为抓落实的人减负。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整治文山会海,让基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扑下身子搞调研、干实事。二是要多给抓落实的人鼓劲。要关心关爱敢担当、重落实的干部,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三是要替抓落实的人担当。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容错免责机制,正确使用“问责”手段,不能搞“泛化问责”,不能用问责代替管理、以问责推卸责任,防止“洗碗效应”,避免“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
健全“抓落实”绩效考核机制。一要凸显“抓落实”绩效导向。在制定和完善指标体系过程中,坚持考重点、考特性、考效果,将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民生保障、文明创建等指标作为“抓落实”考核重点,通过提高指标分值等方式,进一步凸显中心工作,突出发展主线,构建导向鲜明、科学简易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二要优化“抓落实”考核评价。探索建立差别化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分级分类绩效评价制度,更加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注重差异化,不搞“一刀切”。可引入群众评价、下级评价、第三方评价等方式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三要强化“抓落实”绩效运用。建立健全“有功必奖、有过必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奖惩机制。
强化“抓落实”督查问责机制。一是打造抓落实完整工作链条。将决策部署、明确职责、工作执行、督查催办、绩效考评、巡查督办、信息反馈纳入大督查体系中统筹考量,打造完整工作链条。二是落实“一单四制”式管理。将目标任务细化为任务清单,按照“定工作内容、定完成时限、定责任主体”的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分解到部门到责任人,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三是采取“四不两直”方法摸实情,搞调研,发现并督促解决问题。四是强化督查问责。把督查制度和问责制度结合起来,以责任制度引导落实,以问责制度倒逼落实。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加强对问题整改的跟踪督办,推动工作落实。
(作者系新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