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开展法制宣传 化解矛盾纠纷

法律“背包客”活跃洞口城乡

邵阳日报讯 (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王周黄) “修路架桥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我应该大力支持。老谢,我同意你的调解方案。”3月2日晨,村民袁师傅给洞口县司法局黄桥司法所所长谢扬标打来电话。

今年2月底,洞口县黄桥镇九峰村29组因修建村组公路发生施工纠纷。原来,村民袁师傅以修建公路占用他家土地为由,阻止施工。村、组干部轮番上阵做思想工作,但都打动不了袁师傅。

7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的黄桥司法所所长谢扬标闻讯,率人背着背包赶到现场,详细了解情况,一线查看现场,弄清了纠纷的来龙去脉:袁师傅并不是真的舍不得出让土地修路,而是对村、组干部的一些不当做法心存芥蒂。心中有了底,谢扬标微笑着找到袁师傅,一番促膝谈心之后,袁师傅态度有所转变。谢扬标趁机提出了纠纷调解方案,最终获得袁师傅支持。

2021年,洞口县深入践行“法律服务阵地设在一线”“矛盾纠纷不上交”等枫桥经验,在黄桥镇试点培育“背包”调解员和“背包”普法员工程,全年成功化解信访纠纷16起,制止群体性械斗12起,处理突发性事件4起,调处家庭婚姻纠纷45起,化解邻里纠纷73起,镇、村两级处访经费由原来每年的120余万元下降至50余万元。

“背包”调解员和“背包”普法员由乡镇、村(居)负责调解工作和普法工作的专职人员及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公道正派、热心调解与普法工作的退休公职人员、村干部组成,其背包内的“标配”是:一套普法宣传资料、一沓案卷材料(调解记录+调查记录+协议书)、一把雨伞、一支手电筒、一个扬声器、一把卷尺、一枚调解委员会印章、一盒印泥、一支笔、一本工作手册。

“背包”调解员、普法员工作职责主要是宣传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群众遵纪守法,弘扬社会公德,预防矛盾纠纷发生;开展矛盾纠纷、信访案件定期排查、集中排查和专项治理排查活动,及时有效开展调处工作;妥善化解民间矛盾纠纷,及时报告重大矛盾纠纷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防控调处工作,防止矛盾纠纷激化;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登记、调解统计和调解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今年,洞口县在全县364个村(居)培训500多名“背包”调解员、普法员。他们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矛盾纠纷、信访案件摸底排查,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就及时化解;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努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平安洞口、法治洞口建设。

--> 2022-03-07 开展法制宣传 化解矛盾纠纷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1611.html 1 法律“背包客”活跃洞口城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