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9日

文明花开别样红

——我市以“国卫”城市管理为抓手提升文明素养

文/马娟 温凯新 柳凌志 图/唐明业

邵阳县霞云塘中心完小的少先队员与志愿者一同前往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捡拾垃圾,共同守护鸟类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市民在西苑公园休闲健身。

市民在市博物馆体验“博物馆里过大年·忆童年”文化活动。

市中心医院志愿者参与植树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市民在锻炼身体。

在守护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征程中,人人都是见证者,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参与者。

社区定期开展集中清扫清运,市级领导联点、各企事业及机关单位帮扶社区清理路面卫生,市民群众争相参与居民院落卫生评比,门店商户主动落实“门前三包”……

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我市以国家卫生城市管理为指引,向着“更舒适 更高效 更健康”的美好城市目标迈进,全市人民也在这场守护之战中,与城市共同成长。

守护创建成果

2017年8月,得知邵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一位邓姓市民给当时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写了一封信:“创‘国卫’艰难,而守‘国卫’更难,我们每个市民都要当守‘国卫’的主人。”对此,龚文密非常赞同,当即作出批示。

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市民因城市环境改善而自豪,城市因市民共同守护“颜值”再刷新高。爱国卫生运动已成为城市与人之间和谐共进的纽带。

巩固标准、提升标准、优化标准,是巩固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必要举措。为确保各行业、各单位、各社区保持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不反弹,我市自2017年起继续沿用创“国卫”时的领导挂点、单位帮扶社区等环境卫生制度,各行业每月定期开展大清洗、大清扫;各单位定期派出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在大祥区白洲社区资江河畔,居民自觉将绿化植物集中摆放,并拉起绿网,放置健身器材,圈成一个赏心悦目的“休闲小屋”;在双清区中河街社区,尽管建筑老旧,家家户户门口的垃圾都清扫入桶,门口的绿色盆栽被摆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邵阳好不容易摘掉了脏乱差的帽子,创卫成果来之不易,每个人都守护好家门口的卫生,城市就会越来越干净。”中河街社区居民张春桃说。

共树文明新风

以文明滋养环境,以环境孕育文明。

随着城区环境卫生提档升级,我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征程,在文明素养提升的过程中,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浪潮中,我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在共建共享中汇聚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澎湃动力。

在街道、社区、企业及城市各个角落,文明之风处处吹拂:践行节能减排,生活垃圾自觉分类投放;积极开展疫情防控,进出公共场所自觉出示健康码、佩戴口罩;遵守交通规则,开车礼让行人;乐于热心助人,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在邵阳市城南公园广场西头临街处,设有“学雷锋志愿服务驿站”,里面安装了空调,备有座椅、热茶、应急药品、爱心雨伞和手机充电器等物品。“每天来驿站休息、喝茶、求助的市民很多。”驿站志愿者小刘说,站里有一本服务台账,已有300多条记录,有市民来驿站借电话、借雨伞的,有老人摔伤需要紧急处理伤口的,还有失物认领的……周边居民遇到困难找驿站已成为习惯。

近年来,我市在积极推动创文工作进程中,注重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全市共注册学雷锋志愿者125万人。在公园、车站、医院、市场等人流集中区域,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驿站44个、服务岗1400多个。目前,全市组织志愿者开展的“四季同行 雷锋家乡学雷锋”“善心小集”“爱心超市”“文明创建 大爱邵阳”“新时代文明实践暨邻居节”“保护资江母亲河”等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为社会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为文明创建增添了强劲动力。

2021年10月,“打卡邵阳网红公交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104路公交车驾驶员刘武勇自掏腰包,购买了五颜六色的仿真花装扮整个车厢,还自购了一个便民医药箱,配有藿香正气水、风油精、创口贴、速效救心丸以及晕车药等等,以备乘客不时之需。为了缓解乘客的负面情绪,他还特意张贴了一幅“莫生气”的字画,挂在驾驶室后面的醒目位置,深受乘客好评。

随着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以及市民对城市品位需求的提升,近年来,我市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网红餐厅”“网红客栈”“网红理发店”“网红早餐店”等,我市也先后开展“十大最美市场”“十大最美经营户”“十大最美服务窗口”“放心早餐示范店”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各行各业踊跃参与,群众积极投票,用“文明网红”守护城市环境卫生“长红”。

“学雷锋”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文明餐桌、文明家庭、文明劝导、道德模范评选……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依托,广大市民文明创建的热情充分释放,奏响了文明动人的美丽音符。在这背后,是邵阳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不断进步,是市委、市政府长期对全市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市民崇尚文明、追求进步、践行文明礼貌已成为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目前,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53万余人,先后组织城市卫生清扫、文明出行交通劝导、健康上网宣传、保护母亲河、关爱留守儿童、扶贫帮困等集中行动65次,志愿者们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共享美好生活

清新漂亮的文化墙、洁净的路面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的车辆有序地停靠,耳边不时传来社区居民的阵阵谈笑声。5月4日,正在散步的樟树垅社区居民齐跃进竖起大拇指说:“垃圾杂物有人定期清理了,随意张贴乱挂乱堆的现象少了,居民的卫生习惯好转了。”看着社区旧貌换新颜,他感慨良多。

近年来,针对精神文明阵地相对滞后的问题,我市加大投入,在做好原有文化场馆修缮管理的同时,开工建设了邵阳博物馆、邵阳文化馆、邵阳图书馆、邵阳美术馆、邵阳城市规划展览馆、邵阳大剧院、邵阳青少年活动中心、邵阳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五馆一院两中心”,全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同时,抓好公园、文化广场、社区活动点等居民室外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建设了西苑公园、六岭公园、北塔公园、资江南岸风光带片区等项目,市民文化休闲环境日益改善。

近期,黄金机械厂家属院落对空中架设的电线、网线、电话线等线路进行了统一梳理、捆绑,对3栋居民楼、122户住户储藏室的线路进行了重新铺设,并在每栋楼装设了不锈钢储线盒。规范化整理改造后,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还围建了7个小花坛,搭建了一个木制凉棚,安装了健身器材,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居民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与此同时,北塔区田江街道丰江社区将原有的池塘改造为文体健身广场,装配了健身器材,摆放了乒乓球台,盖了一个小凉亭,还安装了灭蚊灯。社区居民用竹篱笆将菜地围了起来,种上花花草草,美化自家庭院。“有了休闲健身的场所,社区环境变美了。经常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大家的心情也美了起来。”居民们连连感慨道。

城市不断刷新的颜值指数正转化为城区百姓的幸福指数,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已点点滴滴渗入城市的血脉细胞之中。邵阳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正焕发出越来越年轻的青春与活力!

--> 2022-01-29 文/马娟 温凯新 柳凌志 图/唐明业 ——我市以“国卫”城市管理为抓手提升文明素养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0282.html 1 文明花开别样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