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6日

聚焦“四种能力” 推进“五个转变”

——隆回县全面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

邵阳日报记者 欧阳德珍 通讯员 陈 斌 刘 玲

去年6月以来,隆回县抢抓被团中央明确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县的契机,以提升县域共青团引领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和贡献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进共青团政治建设、阵地提升、队伍培育、机制创新、志愿服务工作实现新转变,党的青年执政基础不断夯实,改革试点工作持续走深走细走实。

创新机制,团建基础持续夯实

接受改革试点任务后,隆回县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共青团基层团组织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并下发了《隆回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为强化各级对团建工作的责任心,该县将团建、队建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并提高其在党建工作中的年度考核分值。同时,将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述职和县委巡查监督内容,做到“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此外,明确乡镇(街道)工作经费,专项解决共青团改革专项经费10万元,从2022年开始增加青年工作经费预算10万元。

试点中,隆回坚持团县委、教育局齐抓共管,加强对学校领域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的管理。该县实行团县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担任县少工委“双主任”制度,教育团工委书记兼任团县委副书记,乡镇(街道)层面配备一专一兼副书记,实行交叉任职,落实团干部双重管理制度。同时,坚持机制共建,定期召开团教协作工作会议,对教育领域和共青团改革任务一体谋划、协同推进;建立联合考核制度,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县教育局对各中心学校、高中、中职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与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

培育人才,团建队伍持续加强

一直以来,隆回县委高度重视团干部配备,积极增强团干部力量、拓宽骨干来源渠道。

该县采取专职、兼职和挂职相结合的方式,选优配强团干部队伍。去年,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拔1名“90后”专职副书记,择优选配挂职团县委副书记2名、兼职团县委副书记3名,增加挂(兼)职团委副书记数名。该县还强化乡镇(街道)基层团组织领导,团委书记由党委委员中分管共青团工作的班子成员兼任,村(社区)团支部书记由村“两委”成员兼任,普遍设立村(社区)青年委员,由村(社区)干部中最年轻的固补干部兼任,夯实基层基础,形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团干部强大合力。

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隆回严把团员入口关,加强团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程序发展团员和举行入团仪式,增加团员的身份意识和光荣感,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团团说党史”“庆百年青年读书会”等活动,全面提升共青团的政治功能。

拓展阵地,团建内容持续丰富

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后,隆回出台了《隆回县青年之家建设指引》《隆回县中学团校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县25个乡镇(街道)青年之家和所有的中学(职中)建设了团校,各团校每月至少开展1次活动。其中,在隆回一中、隆回第一职业中专建设高标准中学团校。

在团校建设中,隆回在保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注重保留各单位的文化特色和青年多元化需求,如:司门前镇的青年之家,将魏源文化融入其中;滩头镇青年之家,融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滩头年画的元素,彰显“年画之乡”文化底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青年之家,则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共青团隆回县委不断加强青年志愿者协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演讲家协会等团属协会建设,并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经常开展“圆梦工程”“河小青”“社区青春行动”等品牌特色志愿服务。其中,“圆梦工程”为8所学校的农村留守儿童捐赠安全校服4000余套,捐赠爱心善款共计13万余元。

--> 2022-01-26 邵阳日报记者 欧阳德珍 通讯员 陈 斌 刘 玲 ——隆回县全面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1009.html 1 聚焦“四种能力” 推进“五个转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