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乃至亚洲最大汽车模具氮气弹簧生产基地,建设全国最大氮气弹簧实验、检测中心,年产值突破10亿元……这是邵阳兴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达精密)总经理左明良为未来3至5年公司发展制定的一个目标。
当前年产量只有30万只,产值约6500余万元的兴达精密,怎敢说在几年之内打造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汽车模具氮气弹簧生产基地?
在左明良看来,兴达精密有这个底气:作为氮气弹簧机械部标准的起草、编制和审定单位,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方阵,客户涵盖国内所有大型汽车(模具)生产厂家。
从制定的发展目标,便知左明良闯劲十足。正是他那份闯劲,让兴达精密能一路开拓进取,披荆斩棘,由小壮大,逐步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在模具专用氮气弹簧领域闯出一番新天地,而他也跻身“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个人”。
四年磨一剑
自办企业之前,左明良在原邵阳市汽车零件厂工作,从事汽车减震器、支撑气弹簧的研发工作。期间,他潜心钻研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参与了氮气弹簧机械部标准的起草、编制,收获了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从普通的技术员一直做到技术副厂长。
1997年,瞄准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汽车模具弹簧市场潜力巨大的时机,左明良“下海”创业,与人合伙创办邵阳市怡和减震器厂(兴达精密前身),专门生产汽车减震器和汽车模具的关键件——弹簧。凭着出色的技术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怡和造”颇受市场青睐。
身为研发人,左明良时刻居安思危,紧盯技术前沿。
2004年,在一场展销会上,左明良偶然得知国外正在研发推广氮气弹簧,运用氮气弹簧的汽车模具,汽车车身制造的精度能大幅提升。
当时,国内汽车厂家使用的汽车模具,产品精度不高,车身制造时会出现较大工差,导致车身精度不如人意,这是当时国产汽车外观不如外资汽车的重要原因。
见此,左明良决心研发自己的专用氮气弹簧技术。但尚未开始,就有专家泼冷水,断言国内是“奈不何”这种高精尖的东西的。
别人能,我们也行!左明良的闯劲上来了。当年,他就牵头组建5人小组开始研发,日以继夜钻研技术,夙兴夜寐加工试验。
4年磨一剑。2008年,兴达精密(怡和减震器厂2008年更名)在国内首创研发的国产化模具专用氮气弹簧面世。无论在制造精度还是使用寿命上,都能与国外主流产品相媲美。
之前,氮气弹簧仅有国外大品牌能生产,价格高高在上。以工作压力为3吨的氮气弹簧为例,每只价格竟然高达3000元。兴达精密出产模具专用氮气弹簧后,迅速获得众多汽车生产厂家的青睐,国外产品的价格也应声而降,降幅近50%。
很快,模具专用氮气弹簧成为兴达精密主打产品。通过不断改进升级,兴达精密的产品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成为唯一上榜中国重点模具标准件骨干企业的国产氮气弹簧企业。
创新谋发展
用电脑或者手机一查,模具专用氮气弹簧中的温度有多高,压强、电流有多高,一清二楚。一旦压强过高,温度、电流超过承载范围,系统马上自动报警,并及时让汽车模具断电停止生产,避免给生产带来损失。
这,是兴达精密创新的又一成果。
专用氮气弹簧,是一款高压强产品。因其安装在汽车模具内部,以前要查氮气弹簧的温度、压强的数据,必须人工现场查,不方便。一旦出现问题也很难及时发现,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针对这一产品痛点,2020年5月起,左明良展开研发,创新性地在弹簧产品中加了一块包含温度、压强、电流3个模块的传感芯片,再通过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将三项指标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或手机上,实时监测产品是否正常运行。
如今,这项研发共获得2项发明专利,国内某大型汽车生产厂家正在试用该款产品,反映非常好。
“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创新不止。”左明良说,近年来,企业持续加大投入,组建了研发团队,与湖南大学合作成立氮气弹簧研究中心,全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升级生产设备。
持续的创新驱动,为兴达精密提供强劲发展动能。如今,兴达精密产品品种及规格齐全,与一汽模具及东风、吉利、长城、广汽等大型汽车企业实现全方位配套,企业还能对客户所需的特定产品进行研发服务。此外,还在国内首家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氮气弹簧汽车尾门开启系统,并获得发明专利。
目前,左明良还将研发的目标,对准国内氮气弹簧企业尚未涉及的领域,努力填补空白,让模具专用氮气弹簧全部实现国产化替代。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兴达精密规划了一块50亩的企业用地。2021年11月,面积达30000平方米的厂房拔地而起,让兴达精密有了属于自己的厂房。
“我们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左明良说,随着厂房的投入使用,兴达精密购买了更多生产、检测设备,特别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电脑程控检测等设备,并优化升级了生产线,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此外,他们还与湖南大学联合建设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氮气弹簧实验检测中心。
“有了技术基础,加上智能化生产线的加入,大约3到5年,企业就能实现年产50万只模具专用氮气弹簧及200万只汽车尾门电动氮气弹簧、年产值突破10亿元的目标,打造中国最大汽车模具氮气弹簧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氮气弹簧实验、检测中心自然水到渠成,我也坚信模具专用氮气弹簧实现全国产化替代一定能实现。”左明良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