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5日

“山乡烛光”暖巡田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大家一起帮我想想板书怎么设计更美观?”

“最后一道例题难度大了点,删去可能更符合孩子们的情况!”

“对,边唱边打节奏,感觉一下子就来了!”

1月10日晚,夜黑如墨,山风啸吼,但新宁县巡田中学的电化教室却灯火通明,来自三区的“山乡烛光”支教队队员们正在这里精心磨课。

2021年秋季学期,由市四中教师刘青林,市六中教师王亚欧、罗娅雯、龙潇君、颜玉和市二中教师刘霜华、杨俐芸组成的“山乡烛光”支教队,来到地处武陵山区的新宁县巡田中心校开展支教。

即便只是一支烛火,也要在山乡发出最大的光,成为了“山乡烛光”支教队全员始终践行的初心。半年来,队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帮助山乡孩子们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帮助山乡教育发展:

心细如发的支教队队长刘青林,在课后服务时发现教室里的粉笔几乎全是断头,一声不响地利用周末时间回邵阳采购了6大箱粉笔,悄悄联系巡田中学的后勤主任把粉笔搬进了学校库房。现在,他又在积极筹划“山乡烛光”助学计划,打算联合其他支教老师和社会力量,资助巡田中学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完成初高中学业;

食堂师傅知道,王亚欧常常最后一个来就餐,肯定是她又和打算破罐子破摔的初三学生促膝长谈来着;

巡田中学主管教学的何校长推门听了罗娅雯的课后,由衷地慨叹:“你的耐心真好,很少有老师像你这么细心。”

下课时,学生们总是簇拥在颜玉的周围,她亲切的笑容和暖心的话语是师生关系最好的润滑剂;

刘霜华和龙潇君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搭建作文框架,评选“朗读小达人”激发孩子们的朗读热情,编排课本剧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用名著知识抢答赛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山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薄弱,杨俐芸就大胆创新,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音乐课堂。国学泰斗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清代诗人袁枚的《苔》、曹操的《长歌行》等脍炙人口的国学经典,都伴随悠扬婉转的曲调汩汩流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支教队员们真心实意的支教情,不但让山乡的孩子们深受鼓舞,就连学校教职工和周边群众都啧啧称道。说起支教教师,巡田中学门卫蒋师傅总是高高竖起大拇指:“你们是真正爱学生、会教书的好老师!”

“烛光虽弱,但也要给人带来温暖。”队长刘青林相信,点点微弱的光,终将汇成灼灼的焰,温暖巡田的山野,照亮学子前行的路。

--> 2022-01-25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0018.html 1 “山乡烛光”暖巡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