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5日

打好组合拳 铲除“微腐败”

——学习习近平党建思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鲁闻恋

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被通报,这释放了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谁就要被严肃处理的强烈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微腐败”也有可能成为“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可谓“吸血”不多,其害“如虎”。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认清当前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切实从根源上查起、从教育上抓起、在作风上严起,为打通风清气正的“最后一公里”不懈奋斗。

首先要纠准问题。坚决做到对照问题清单、拿出雷霆手段、打出组合拳把铲除“微腐败”的责任与压力层层传导、逐级分解,形成人人抓、人人管、人人肩上有责担的局面。一是制出清单。把稳问题查纠的脉络、厘清日常业务的条理、定下常见漏洞的清单,列出整改问题的时间表。二是定出措施。对照问题清单、拿稳问题苗头,采取“拉网式”摸排自查、“地毯式”死角清查、“直瞄式”监督监察,把问题放在制度的阳光下、摆到纪律的台面上。三是责任到人。纠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基层不正之风,务必要有较真斗硬的血性狠劲和一抓到底的韧性恒劲。必须拿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态度,本着“钉子一锤一锤敲”的精神,把压力层层传导到位、把权责一一明晰到底。

其次要抓实教育。一是瞄准积于忽微,教育多使“水磨功”。要始终坚持将固本培元的基础教育搞扎实、将工作之余的三五分钟搞丰富、将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搞浓厚,结合党建活动,着力培育心正、气正、身正、风正的良好风尚;扎实组织群众评议和大讨论,让教育讲在点上、落在实处。二是警惕不接地气,教育多用“大白话”。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照本子念稿子、讲任务求形式,开口闭口“高大上”、前嘴后嘴“假大空”。因此,我们开展教育,不能忽视受众的感受,与其一板一眼、字正腔圆的“八股文”,不如多讲上几句“大白话”,不仅融入生活、接了地气,还能让教育深入人心、易于接受。三是紧盯识微不言,教育多往“实情”接。总有一些“个别人”,自恃自己大小也是个官,多少有点权,胆大妄为、不知止、不收手,还有一些人言行不一,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给群众造成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之常情见怪不怪”的错觉假象。我们要紧盯这些顽疾痼症,始终挺纪在前、抓早抓小,通过开展法纪教育,让法纪思维深扎根;开展警示教育,让规矩底线深入心,让团队风清气朗、海晏河清。

再次要严实作风。一是修身律己。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着眼忠恕任事、清正廉洁的行为规范,紧盯忠诚、干净、担当的总要求,从修身律己、能力培塑出发,把法律规矩的权威竖起来,把清正廉洁的形象立起来,真正锻造一支“严紧实”的纪检监察队伍。二是深入研究。始终对照“严紧实”要求,多思考多践行,把措施举措用起来、把经验方法传起来,对“微腐败”新表现、新特点、新趋势做好研究、定出计划、拿出方案、制出措施,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要定期对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做好分析,高举执纪问责的铁尺利剑,立起法纪惩处的红线底线,建起正风肃纪的责任堤坝,从根上断绝不正之风的滋生之源。三是常抓不懈。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坚持全程监督、跟踪问效,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时期突出一个主题、一个阶段突出一个重点。把制度规矩的笼子织密、把防腐拒变的堤坝筑牢、把职责权利的阀门管好,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机制,让违规违纪无所遁形、让依章办事习以为常、让腐败现象藏无可匿。

(作者系军事学博士、二等功臣)

--> 2022-01-25 鲁闻恋 ——学习习近平党建思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0016.html 1 打好组合拳 铲除“微腐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