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前(1608-1644),邵东人。明末应童子试,邑试冠军,郡庠复试拔异等,补增广生。明代定制,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每人每月给米六斗为廪食。后增加人数,即为增广生。
1644年夏,曾光前闻北京为清军攻陷,扼腕号泣,作《塞下曲》云:“少小爱读孙吴书,磨得一剑光如玙。试舞翩翩雪乱落,欲从塞上歼穹庐。汉家天子不见招,宝剑日日挂壁头。敝革短戟混戍卒,岂知铅刀取封候。不如归去买新犊,犁云锄雨日悠悠。秋有稻兮夏有麦,醉卧月明不知愁。”
自述年少就爱读兵书,磨炼出一把好剑。孙吴,孙武、吴起,孙武著有《兵法》十三篇,吴起著有《吴子》四十八篇,皆为兵法名书。玙,美玉,古人用作佩玉,此指剑之杰出,亦指一身本事。舞动宝剑,剑气凌厉,如漫天雪花飘洒。穹庐,北方牧民的园顶毡帐,代清兵。剑虽好,但不被朝廷招用,只能天天挂在墙上。多想穿着革衣,攥着短戟,与戍卒一起守卫边陲,难道不知道铅刀难觅封侯吗?铅质软,作刀不锐利。《后汉书》:“臣(班超)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比喻自己才薄力微,但秉奉大汉雄风,也能有所用处。后世以铅刀做请求任用的谦词,意即我才干平凡,也可以报效国家。曾诗后四句非常明白,朝廷既然不用我,那就买条小牛,躬耕陇亩吧。当然,这是激愤之语。心放不下,哪能“日悠悠”而“不知愁”?所以郁郁不乐,块垒沉积,数月而亡,年仅三十多岁。著有《龙潭片羽》,惜大多散失。
雷德复,与曾光前同时,江西人,崇祯间官给事中。明亡,避乱于今洞口县,后为降将孙可望困辱,自缢殉明,留有《困辱诗》:“寂寞何堪偃息居……微臣血化三千碧,溅身君前作佩鱼。”血化碧,用苌弘化碧典。周朝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后为人冤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佩鱼,以金、银、玉塑为鱼形,鱼体上刻錾姓名、籍贯、官职、待遇,类似今之身份证。置佩鱼袋中,悬于身。愿血化碧玉,作为君王的佩鱼,长伴而不离不弃,可见其忠贞耿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