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4日

筑牢防疫网,让邵阳游子安全回家

——记者实地走访春节返(来)邵的疫情防控路

邵阳日报记者 文/马娟 图/申兴刚

医务人员在车站为乘客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入户敲门走访的社区志愿者。

在市区火车站出口,工作人员查看每位返乡乘客的健康和行程码。

在市区火车站出口,医务人员为外省返乡人员采集核酸样本。

春节临近,万家团圆,但面对持续高发的境外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的国内疫情,新春返乡季又成了“防疫大考季”。目前,国内现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97个。

虽然“就地过年”成为应对疫情的新风尚,但春运以来往返各地的旅客数量依然庞大。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邵阳,也陆陆续续有游子回乡。怎样在回邵人口剧增的情况下做好疫情防控?邵阳人的春节返乡之路安全吗?就此记者先后前往市区车站和社区进行了实地走访。

精准监测 把好“第一关口”

走访地点:火车南站

1月18日15时51分,从张家界开往广州南的G6175次列车在邵停靠,近两百名旅客一拥而出,走向火车南站出站口。由大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分派到车站执勤的疫情防控督查员们,此时早已在5个防护栏内等候。

“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和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守在1号防护栏的是来自中心路街道的工作人员罗进。在对回(来)邵旅客进行逐一核查后,他发现有位从外省经怀化回邵的中年女子没有核酸检测证明,于是将旅客引导到出口不远处的核酸检测临时采样点,解释道:“大姐,在这里补个核酸检测,马上出结果,免费的。这一路上回家也安心。”

临时采样点由蓝色的简易棚架搭建而成,24小时有医务人员值守。不远处设置有同样简易却功能齐全的临时隔离棚。“如果发现有黄码、红码或者体温高于37.3度的旅客,我们会先安置在临时隔离棚,由区卫健局派救护车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酒店或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确保及早筛查,及早防控。”罗进介绍道。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春运期间火车南站每天返邵人群达2—3万人,车站人力资源紧张,为了守住入邵的第一道关口,大祥区从14个街道抽调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和警务工作者,24小时值守监测、督查督导。每名工作人员交接时均要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无一遗漏。

主动服务 守住“两点一线”

走访地点:汽车南站

走到汽车南站的入口处,记者就被几名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拦住了:“请扫码通行,外省回乡的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同行的一位年轻女性,扛着两大包行李,查验时工作人员发现她的第二针剂新冠疫苗接种已超半年,劝导道:“我们后面设了个临时疫苗接种点,您如果有意接种,行李可以寄存在门口。毕竟过年走亲戚,打了加强针更放心。”听了工作人员的建议,她果断地来到了临时接种点,接种了加强针疫苗。

临时接种点由车站杂物间改造而成,两名医护人员常驻接种,排队现场秩序井然。据维持接种秩序的百春园街道宣传委员吕珍群介绍,接种点设立1个月以来,平均每天接种百余人,为来不及接种加强针疫苗的回邵人员提供了便利。

据汽车南站站务科长许向前介绍,今年春运,从汽车南站转车回乡的旅客比往年明显减少,但每天往返旅客仍有4000人左右。为了确保进站口、出站口和车辆行驶途中“两点一线”安全,车站售票厅、发车区、下车区都有车站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双重查验“两码”,司机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和核酸检测,每台车内配备有消毒液和应急口罩。

18日16时50分,邵阳开往新宁的班车即将发车,司机何志林高声提醒乘客戴好口罩,缓缓将车驶向发车区:“这段时间,乘客明显多了起来,大家都很有默契,会自觉戴口罩。”何志林说。

敲门宣讲 筑牢“最后一公里”

走访地点:大祥区城西街道樟树垅社区

1月19日9时,记者来到大祥区城西街道樟树垅社区,正赶上社区干部提着一大袋资料出门。于是随他们一道挨家挨户敲开老百姓的家门,将疫情防控政策与防火、防燃气泄漏资料一起送到居民手中。

由于多点散发的疫情形势,疫情防控政策宣讲和回邵人群监测摸排成为节前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该社区疫情防控专员何英芝表示,近段时间回邵人员增多,每天前来咨询疫情防控政策的电话就有二三十个。“每天的中、高风险地区都是动态的,一些市民回邵时是绿码,后来有可能转成黄码、红码;有些居民家中有亲人要从深圳、上海等地方回来过年,不知道有哪些防控措施。所以我们经常要上门告诉老百姓,最好就地过年,少聚集走动;有亲人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一定要及时报备,方便我们及时上报信息,及早采取相对应防控措施。”何英芝说。

据悉,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疫情形势稳定,该社区动员全部干部轮流参与疫情防控执勤,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每一位干部都熟悉政策、宣讲政策、执行政策。

--> 2022-01-24 邵阳日报记者 文/马娟 图/申兴刚 ——记者实地走访春节返(来)邵的疫情防控路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9981.html 1 筑牢防疫网,让邵阳游子安全回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