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1日

产教融合探新路 共建共享共发展

——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邵阳日报记者 胡 梅 唐 颖 通讯员 谢益平 唐泓洋

“2020年毕业的刘肖成、任宇凡凭借精湛的技术、扎实的专业知识分别被提拔为装备组组长和材料组组长。”1月12日上午,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龚军勇,接到来自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联络人罗云辉的来电,激动不已:“这两个孩子入职才一年多,就能在企业站稳脚跟,真是太好了。”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纵深改革的关键之举。一直以来,该学院始终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着眼于为省内外先进制造产业特别是本省“三高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截至目前,已培养近6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专业共建 人才共育 利益共享

家在城步的刘肖成于2016年来到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就读机器人专业。

在此之前,该学院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了解到市场上缺乏智能制造设备组装、调试、销售等方面的人才,通过努力,与深圳汇邦达成合作,开始专业共建。机器人专业便是其中一个。

秉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校企双方强强联合,创新育人模式,不仅通过校内实训室、实习车间的一体化教学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相结合实现教学过程实战化,还共同研发核心课程校本教材、课程软件等,构建起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刘肖成和任宇凡是同班同学,在顶岗实习时便来到东莞市鼎力自动化材料有限公司,因技能扎实,表现优秀,在2020年下学期进入毕业年级顶岗实习阶段时直接来到企业上班,目前已分别成为公司骨干,年薪10万元以上。

据了解,该校师生按工学交替不同阶段每年分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两批次下到校外实训基地,完成4-6个月的实训教学,并利用寒暑假及工学交替驻厂管理等时机派出专业教师分批下厂培训,与一线工人、技术人员交流和研讨,零距离了解市场需求,学习前沿技术。目前,学院已与20余家相关专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与蓝思科技、三一重工、大众汽车、比亚迪等40余家企业建立“工学交替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因执行校外实习教学计划在企业“工学交替”实习学生1000人以上。

近年来,学院充分利用长沙分校建在浏阳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优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与经开区的蓝思科技、盐津铺子、爱思蒙特等十余家企业开展深度的工学交替活动,并定期在长沙分校举行专场招聘会,为企业输送大量高技能人才,实现校企共赢。同时与园区和企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每年为园区和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2000人以上。

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结合职业院校及企业的特点,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行业校企合作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新特点和新规律,2019年,该校设立了由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

去年9月,该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赴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企业,实地了解校企合作情况,并加强服务、管理与监督。

“我们每年还会举办校企合作委员会年会,邀请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岗位相关技能要求、职业素养、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过程、企业文化、产品开发、生产组织管理过程等等。”龚军勇介绍,“在这个产教联盟大家庭里,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将发挥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更宽更远。”

近年来,该学院以长沙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开启了建设一流品牌技师学院、技师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双品牌运行、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三步走”发展之路。

他们坚守实业兴国的教育情怀,抢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契机,率先探索以混合所有制模式建设长沙新校区。作为省内第一家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学院党委迎难而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勇担责任,凝心聚力,甘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

如今,学院正在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及未来长远发展蓝图,引进了德国陆科思德公司汽车技工培养方案,共建中德汽车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中心;与苹果公司开展A+雏鹰计划,与深圳汇邦、重庆足下、央企易华录开展智能制造、IT和智慧城市人才共招共培及共建二级学院。据了解,该校毕业生深受企业青睐,优质就业率连年保持100%。

--> 2022-01-21 邵阳日报记者 胡 梅 唐 颖 通讯员 谢益平 唐泓洋 ——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9841.html 1 产教融合探新路 共建共享共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