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在长沙举行的第七届湖南艺术节颁奖典礼上,颁发了田汉大奖、田汉新剧目奖、齐白石艺术奖、优秀摄影作品奖、三湘群星奖等一系列奖项,祁剧《种子方舟》捧回专业艺术类最高荣誉“田汉大奖”。我市的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主演肖笑波作为受奖代表登台领奖的那一刻,全场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获奖的背后,凝聚着演员们和主创团队的心血和辛勤付出,饱含着家乡人民对钟扬这位献身祖国科研事业、为国家留下4000万颗种子宝藏的植物学家的一片深情和崇高敬意。
挖掘“种子精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
“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这是钟扬生前常说的话,直观地说明了基因和种子在未来植物遗传改良中的重要作用。青藏高原有超过2000多种特有植物,然而,在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长期没有我国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正是因为如此,钟扬生前16年如一日,带领团队不畏艰辛、跋山涉水,行程50多万公里,在西藏高海拔地区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边,都留下了钟扬的身影,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颗追梦的“种子”。
除了4000万颗种子,钟扬及其团队还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西藏巨柏登记在册,为珍稀巨柏筑起保护屏障。他们从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并通过美国药学会认证;他们寻找到雪域高原上的拟南芥,为全球植物学研究提供支持……
钟扬系我市新宁县人,生前是援藏干部,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7年,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时年53岁。钟扬去世后,先后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2019年3月,为了在钟扬的家乡邵阳弘扬“种子精神”、厚植“种子精神”,学习钟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钟扬家乡学钟扬”活动。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将钟扬搬上舞台,由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祁剧《种子方舟》。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生动再现钟扬在青藏高原攀登雪山、采集种子的感人故事,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致敬“种子精神”
接到创排祁剧《种子方舟》的任务后,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全体演职人员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到紧张的创作、排练过程中。2019年8月30日,祁剧《种子方舟》正式开排。祁剧《种子方舟》由国家一级编剧冯之、国家一级导演贺希娟分别担任编剧和导演,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青年演员岳志辉,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肖笑波领衔主演。
如何以500多年的古老剧种祁剧刻画和塑造钟扬这个现代人物,诠释人物心理,致敬和传承钟扬的“种子精神”,这是摆在《种子方舟》剧组人员面前的现实难题。为此,剧组人员奔赴西藏、上海、武汉、新宁等地采风,组织召开钟扬先进事迹座谈会、亲属见面会,并多次组织专家研讨修改剧目,为他们把握人物心理、演好各自角色奠定基础。
“西藏的天气瞬息万变,前5分钟还是风和日丽,后5分钟冰雹就来了。我们都出现了呕吐、喘不上气、头晕等严重的高原反应,同事申桂桃的脸全部肿了。导演贺希娟开玩笑地说,这简直是要了她的命。”在剧中饰演钟扬前同事白芸的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肖笑波回忆当初在西藏采风的情景时说。
为了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主创团队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精心打磨,将收集香柏种子的主线调整为种子基因数据研究,增加了藏族阿妈这一角色,对音乐、唱腔、舞美、服装等进行了重新设计编排。通过钟扬与妻子张晓燕深情对唱展现种子情谊,使钟扬形象更加饱满突出。演出团队放弃节假日,夜以继日走台排练。大幅度调整了原有演员阵容,大胆启用年轻演员。演员中,有80后、90后、00后,年龄最小的年仅14岁。“老同志甘愿退居幕后培养指导年轻演员,把演出角色给了年轻人,这样角色定位精准了。”肖笑波如是说。
通过以老带新,将祁剧的“种子”一辈接一辈地传承下去,这正是青春力量传承“种子精神”的体现。
“钟扬是邵阳人,我们更应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去歌颂他,向他学习,我们在排这个戏的过程中,一直是以钟扬的这种精神,来鼓励大家、鞭策大家。”78岁的祁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严利文说。
由于好几个年轻演员从来没有唱过高腔,排练起来很费劲。为了让他们练好唱腔,严利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唱,不厌其烦。有时,一句唱腔要磨一个下午。
“2021年4月,得知自己要演这个角色的。当时心情很激动,也感觉压力很大。”谈及当初出演钟扬时的心情,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青年演员岳志辉至今依然难掩心中的激动。
在岳志辉看来,钟扬本身就是一颗种子。这位种子专家用自己的一生讲述了一个逐梦种子的故事。
厚植“种子精神”
时间回到2021年12月9日晚,作为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经过精心打磨的祁剧《种子方舟》在市楚雄大剧院首演。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染了现场的每位观众,演出现场掌声雷动。
“看完《种子方舟》,我为钟扬老师对国家、对科学深沉的爱而感动!”邵东市委宣传部文艺组组长李菁感慨地说。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张佳媛表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看完《种子方舟》深受启发,将更好地学习钟扬精神,在舞台上呈现更多的精品力作,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2022年1月4日下午,作为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大型舞台展演剧目,祁剧高腔现代戏《种子方舟》精彩亮相湖南戏曲演出中心。观众跟随剧情变化去追寻钟扬的足迹,感动于“种子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演出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演出现场的热烈反响,就是对祁剧《种子方舟》的最好肯定。演出结束后,观众还意犹未尽,纷纷讨论剧目的精彩,赞叹戏曲演员的硬功夫,表达对祁剧艺术由衷的喜爱。
“没有想到演得这么好,祁剧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穿透力,直击心灵,令我大开眼界。”湖南省湘剧院青年演员袁野观看后说,祁剧是一个古老剧种,而《种子方舟》是一部现代戏,在表现形式进行了改良和创新,比如戏剧人物的步伐就很生活化。
“看得出来,导演、编剧下了大工夫,故事很感人,写意性很强。该剧成功塑造了钟扬这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让人明白善的道理、领悟美的内涵,使人心纯洁,灵魂得以锻造,真正做到寓教于戏、以戏化人。”湖南艺术研究院编剧贺文键观看后,忍不住点赞。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专家邹世毅说,《种子方舟》以“寻找珍稀种子”为经,以“显耀精神种子”为纬,以刻划钟扬、白芸、卢泰儒、何春生、曲珍的艺术形象为艺术目的,精心组织出“遭遇大风雪”“奇逢卢泰儒”“白芸玩种子”“春生要退出”“医院抒情怀”等场景和情境,做到在戏剧动作发展的每一节点,都显现出以钟扬为代表的“寻种人”不怕艰苦牺牲的精神,强烈的国家生态安全意识,科学家的敏锐战略眼光。
据悉,祁剧《种子方舟》主创团队将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精益求精打磨提升后开展巡演,更全面地展现和弘扬钟扬“种子精神”。厚植于大地的“种子精神”,一定能生根发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