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15时许,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汽车系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毕金融被学生团团围住“提问”,他耐心地逐一解答。
从电气自动化工程师转换成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从职业教育工作的“门外汉”,到学院里的学科带头人,毕金融只用了不到5年。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近年来,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企业引进、校本培训、校外送培、下厂锻炼等“外培”和“内培”手段,提高专业教师业务能力,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内培外引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谈及2016年刚进入学校时的感受,毕金融坦言当时的自己对职业教育工作一知半解,学生职业教育与德育工作比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要复杂得多。
无论是师范类科班出身还是工科类教育背景的专业教师,刚入校时都会面临和毕金融一样的困境。“为了消除‘毕老师们’的困扰,帮助新晋教师迅速成长,2019年我院出台了《青蓝工程建设方案》,在青年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院汽车系主任陈俊杰介绍,截至目前,学院已经有43对师徒结对成功。
“不管是教案编写,还是一体化课程如何授课等等,三年的结对学习让我收获良多。”毕金融在各方面都迅速成长,2020年晋升为新能源汽车教研室主任,2021年被评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科带头人。
教师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主导者,优质的教师资源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院与宁波亚德克、广东智能装备、北京易华录、重庆足下等企业进行专业共建,开展联合办学。这些企业共派出了十余位核心工程师驻校教学,他们从核心技术、行业需求等各方面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学到当今最前沿的技术等。
如今,学院在教师的培训提升上已成功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除教育教学资金保障和组织机构保障外,围绕“从新晋到称职,从称职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目标,建立了一系列 “外培”和“内培”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长效机制,不仅注重分批组织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或参加教育、人社部门与行业协会举办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专题培训,更注重在学院内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内部互培”“分层培训”的方式,通过“1对N”的集体学习和“1对1”的针对指导,为造就一支“教育教学质量优良、专业技能过硬、产业结构优化、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高速发展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面推行教学模式改革
“同学们请注意看,当电动汽车行驶时,电动机的输入电压、电流和车轮输出转速之间有什么变化。”1月7日,讲台上放着1个1米长1米宽的台架,学生们正跟着汽车专业老师的节奏,聚精会神地观察台架上电机、示波器和车轮的变化。
“将新能源汽车台架直接搬上讲台,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机械数字化的运作场景,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把教学实物搬到课堂讲台上,这与学院全面推行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密不可分。
近年来,学院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要求配置实训室所需材料和设备,2019年下半年建成了10间一体化智慧实训室,保证了各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顺利进行。
同时,学院将各专业教师定期地“送进企业”,让教师在生产一线提升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以便将现有教师培养成为更适合职业技能教育的“一体化课程”教师。2019年,学校出台教育教学改革措施46条,要求增加技能训练课时。“目前,学院各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课时比例均超过50%。”陈俊杰说。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一体化课程”教研教改活动,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在教改活动中培养“一体化课程”专业教师。2021年10月18日下发的《一体化教师聘任的通知》显示,张定等32位同志被聘任为学院高级、中级、初级一体化教师。如今,学院一体化教师占比超过65%,各专业一体化教学全面铺开。
该学院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职业技能,2020年,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省一等奖1个、省二等奖1个、省三等奖4个;在参加邵阳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中,获得市一等奖7个、市二等奖8个、市三等奖1个。2021年,在参加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中,获得汽车技术赛项第四名;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省三等奖6个;在参加邵阳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中,获得市一等奖9个、市二等奖7个、市三等奖7个。从2019年到2021年,该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30篇,发表EI、SCI学术论文17篇,出版教材专著近3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