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腊月初八,一个“大新闻”不到两分钟,就通过微信群传遍了武冈市迎春亭街道白竹山村。
“大新闻”其实内容不复杂:3组的李乐武,给村里的22名老人献了爱心,成为该村当上“爱心大使”的第一位脱贫村民。
李乐武,白竹山村出了名的“苦孩子”:家有年迈的祖父祖母;父母中年方才生育二子,其中母亲先是精神失常,后来又彻底瘫痪在床,父亲也因为长期过于劳累,逐渐丧失了重劳动力。面对陷入困境的家庭,哥哥远走他乡做了上门女婿,剩下李乐武一人照顾家中4位老人。
“自从哥哥出去后,我以为我家从此会暗无天日,谁知道,各种爱心仿佛潮水一般向我们家涌来……”今年25岁的李乐武回忆。原来,就在李乐武一家举步维艰的时候,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白竹山村。在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李乐武全家整户纳入低保范围;母亲享受到残疾人两项补贴;首批实施了危房改造和卫生改厕;帮助已经成年的李乐武外出务工。与此同时,依托白竹山村距离武冈城区相对较近的优势,引导李乐武祖父母和父母发展有机蔬菜和土鸡土鸭。经过一系列帮扶,李乐武一家于2020年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村里不少先富起来的人,比如周志军、许雷波、周小军等,都曾给我家雪中送炭;另外还有我们武冈本土的公益组织沙塔公益,也将我家列为重点资助对象……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李乐武说。
眼看自己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李乐武对社会充满了感恩之情。2020年底和2021年初,李乐武连续两次致电村“两委”,要求给村里献些爱心大米。村“两委”考虑到他家刚刚脱贫,两次都婉言谢绝。2021年底,李乐武再次致电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殷鹏奎:“我目前完全有能力适当回报社会,请村领导一定收下我这笔爱心款,用于关爱村里老人。”殷鹏奎被李乐武的真诚所感动,经村“两委”商议,决定满足李乐武的心愿。
腊八节那天,在村“两委”的组织下,22份爱心物资一一送到22位高龄老人家中。
白竹山村曾是省定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295户1100人,其中脱贫86户264人。如今,整体脱贫的白竹山村又被纳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武冈市人民法院作为后盾单位派遣精兵强将入驻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大新闻”的发生,迅速在白竹山村引发连锁反应。“最近几天,像李乐武一样要求给村里奉献爱心的脱贫村民已经突破50人……”白竹山村村委会秘书李慎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