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一条清溪,溪中有一道清泉。溪叫荷花溪,泉叫荷花泉。溪边那座院落,也和荷花连上了姻,叫做荷花院子。
荷花溪来自群山之中,几道小溪涧东拐西弯,汇集到这里,溪就宽了。溪水淙淙奔流,朝迎日出,暮送晚霞,终日歌声不断,唱来了田野上的丰收,唱醉了辛劳中的人们。溪中的清泉来自地下阴河。泉水从溪底涌出,绽放成一朵荷花,故称荷花泉。泉水始终和溪水齐平,溪水有多深,泉水就有多高。荷花溪的水本已清澈得不能再清澈,可泉水比溪水还要清澈十分,一眼望去,界限分明。即使山洪暴发,小溪涨水,被洪水包裹的泉水,依然清澈透明,那朵荷花,在浑浊的洪水里热烈开放。
荷花泉的泉水清纯甜美。村里人为了取水方便,在溪中筑起一排石墩。行人路过,渴与不渴,都会踩着石墩,走进溪中,享受一番泉水的甘甜。一掬清泉入喉,顿觉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一路跋涉的疲劳消失得干干净净。
溪两岸有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一座秀似鲤鱼,一座猛如雄狮。因了这两座大山,就有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溪中有一条鲤鱼,从很远很远的下游游来,正欲跳过龙门,游到更远更远的上游去,不料被一渔夫用鱼网网住。鲤鱼原以为跳过这道龙门,就可以成龙,没想到却要成为渔夫的盘中餐,不觉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一头雄狮,雄狮一声大吼,渔夫吓得屁滚尿流,慌忙逃跑,鲤鱼因而得救。鲤鱼感激雄狮救了它的命,不跳龙门了,在此定居下来,化成一座鲤鱼山。雄狮也不想离开鲤鱼,日夜守护在溪边,也化成了一座狮子山。两座山峰隔溪相望,千年厮守,情意绵绵,成一绝景。
我读中学时,交通还不发达,从县城一中到我的家乡,几十里路,全靠步行。那次班主任老师来我们村里搞家访,一路风尘,腰酸腿软。可是,当他行到荷花溪边,喝了几捧荷花泉水,疲劳就消失了一半。再抬头看看那两座青山,全身都来了精气神。只见那山,一山苍黛,一山青翠,隔溪相守,并肩而立。云在山顶飘悠,雾在山腰缭绕,既壮观,又秀丽。而那两山之间的清溪,琴弦轻拨,清音悦耳。水中游鱼嬉戏,溪畔花蝶相随。其情其景,令我的老师激动不已,兴奋万分,一路吟诵着古代的风景名句,真有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东坡遗风。后来老师对我讲起他此次经历时说:“以前你在作文里把你的家乡写得那么美,我还以为是夸张。直到去了你们家乡,才知道你写出的不及十分之一。那条荷花溪真是太美了,怪不得你们村里有那么多大学生。”
那个时候,大学生还比较少,而我们一个村就有七八个。当然,这主要得力于党和国家的大力培养,但家乡的青山秀水对他们的孕育,恐怕也起了一些作用。
(龙会吟,隆回人,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