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3日

枝叶总关情 点滴映初心

——盘点2021年邵阳医卫行业那些高光时刻

邵阳日报记者 马娟 通讯员 李宗让 柳凌志

▲“健康邵阳”科普公益活动现场。

▲3D打印技术助力骨关节手术。

◀市中心医院方舱接种点,市民正在接种新冠疫苗。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一年。国外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居高不下,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医疗技术攻关、诊疗服务升级与疫情防控的多重考验。

但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年,我市多个医学专科陆续挂牌、近20个“全市首例”得以攻克、医疗改革持续深入、城乡居民健康服务网络越织越密、健康邵阳行动实施落地……广大医卫工作者用一如既往的坚守与不懈努力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全城无“疫”,生活安稳,健康有保障,城乡居民幸福感持续升温。令人心安的2021年,离不开邵阳医卫工作者的点滴奉献。平凡汇聚大爱,坚持成就伟大。过去的一年,有多少次平凡坚守的瞬间、多少次医术突破的喜悦、多少次百姓对服务改进的点赞,就有多少个值得铭记的高光时刻……

关键词一:防线

“三个闭环”“五道防线”,是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守住防线,对于外出务工人口大市却并非易事。但这一年在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医卫工作者的严防死守下,重点人员摸排管控,全市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返)邵人员排查、管控率达100%。截至2022年1月7日,邵阳连续68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

关键词二:新冠疫苗

“你去接种新冠疫苗了吗?”成为街头巷尾的问候语。邵阳市中心医院方舱接种点及各市、县(区)、乡各疫苗接种点,集中时间集中接诊、一对一劝导、上门服务,全市掀起“新冠疫苗热”。主动接种疫苗的百姓排起长队,城乡百姓穿上了“隐形铠甲”。出入商场饭店,亮通行码、健康码、疫苗接种码,“三码”齐亮助力疫情防控。

关键词三:专科建设

2021年10月,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月16日,全省首家地级市脑血管病医院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挂牌;市妇幼保健院、市脑科医院分别通过三级妇幼保健院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评审……

随着新医改分级诊疗的深入推进,邵阳市各大医院持续发力,在优势专科上精耕细作,始终以“地市级医院,一流水平”自我加压,旨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地市级医院专科医疗水平的崛起,将大大缓解病患外流现象。

关键词四:中医药

邵阳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涌现出多名闻名全省的名中医,中医药研究曾摘得全国大奖。近年来,我市再掀“中医药热”,老百姓越来越看好中医诊疗方法在慢性疾病和康复治疗方面的优势。

在百姓健康需求的驱动下,这一年我市中医药建设捷报频传——获批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项目5项;2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通过验收;全市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任务数205家,完成率达100%。

关键词五:DIP试点

自被成功纳为国家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城市后,我市首批10家DIP试点医疗机构于2021年10月1日启动实际付费;11月9日,我市DIP付费试点顺利通过国家医保局评估验收;12月9日,我市被国家医保局评为全国12个DIP付费示范点之一;12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我市的DIP付费试点工作。从实际付费情况来看,医疗机构的住院次均费用和平均住院日均下降20%左右,参保患者得到实惠,医院医疗效率得到提升,基金安全得到保障。从2022年元月1日起,我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全面铺开DIP付费。

关键词六:全市首例

全市首例巨块型肝癌患者实施病肝切除术、首例食道早癌经内镜隧道剥离术、多学科合作屡闯颅内“禁区”、首例3D打印技术助力高难度颈椎骨折手术……2021年1-12月,我市在神经外科、心血管科、妇产科、肝胆外科诊疗方面屡获新功,成功开展了20余起以前不可能完成的手术。这20余起“全市首例”的背后,是心系病患的医者情怀,是勇于创新的攻关精神,更是邵阳医学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关键词七:清廉医院

2021年是清廉邵阳建设年。在此背景下,我市各公立医院也陆续启动“清廉医院”创建,营造公正清明的行医环境、打造便民利民的就诊环境、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其中,市中心医院创建成效显著,尤其在落实DIP医保支付试点中走在前列,大大减轻了百姓看病负担。

公立医院承担着我市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职责,对于一所医院而言,医疗技术进步固然重要,但医德医风建设却是治根本、利长远的永恒话题。通过清廉医院建设,让诊疗在阳光下进行,才能赢得百姓的认可与尊重。

关键词八:健康邵阳

健康邵阳,有你有我。2021年,“健康邵阳”建设正式启动。这一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健康邵阳行动的实施意见》,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推进健康邵阳建设动员大会。“健康邵阳”建设网络雏形已成,蓝图已绘,普惠性的健康保障福利将很快走进你我的日常生活之中。

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健康支持性环境达到56个,全市建设健康促进场所达347家;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相关指标已顺利通过省级复审。

--> 2022-01-13 邵阳日报记者 马娟 通讯员 李宗让 柳凌志 ——盘点2021年邵阳医卫行业那些高光时刻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9516.html 1 枝叶总关情 点滴映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