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2岁的刘大爷因为胆囊结石诱发急性胰腺炎来到市中心医院治疗,出院时发现费用明显降低了。“自费部分和住院天数减少了,原来是2500元,住了十天,这次2100元,住了八天。”刘大爷说。
病人住院自费支付费用的改变得益于市中心医院推进实施的按病种分值(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模式是指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通过打包定价确定了疾病诊疗的总成本,这个总成本包括了患者自费支付和医保报销,超支部分就要医院消化,相当于设定了一个支付天花板,倒逼医院进行提质控费增效。
2020年11月,我市被国家医保局确定为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试点城市。自市中心医院被确定为第一批试点医院以来,院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政策业务组、信息技术组、医疗质量和病案首页管理组、费用管理组、绩效考核评价组五个工作专项小组,编织起以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服务办事效率、调整收入结构、合理优化病种结构,调整学科结构为体系的顶层设计,稳步推进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进行标化定位,医保部门在总额预算机制下,根据年度医保支付总额、医保支付比例及各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计算分值点值,形成支付标准,对医疗机构每一病例实现标准化支付。
同时,市中心医院将DIP试点工作与“清廉医院”建设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结合“清廉医保”等专项整治、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医院治理体系、医保基金监管体系。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深化药品器械耗材集中采购、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加强院内监督,集中治理收受回扣、虚假宣传、分解住院、挂床住院、过度诊疗、过度检查、分解处方、超量开药、重复开药、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欺诈骗保等违法违纪医疗行为,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巩固医德医风成效,利用大数据智慧化手段引导回归医疗本源。严格贯彻执行医药价格政策法规,依据政府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变动,及时调整医疗机构价格管理系统的价格标准,及时准确完成医疗服务项目、医用材料、药品价格等相关公示工作,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统计数据显示,自2021年10月DIP实际付费以来,市中心医院入组病例平均住院日和均次费用明显下降20%左右,医院运行效率、成本管控明显改善,病人就医体验明显提升。
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不仅实现医保管理部门、医院、患者三方共赢,而且还加速推进了市中心医院创建“清廉医院”建设工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