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5日

■艺术论坛

一首音诗画灵动结合的好歌

——歌曲《听见中国》赏析

侯胜求

由申桂荣作词、刘淮保作曲的新歌《听见中国》,以其神奇独到的开阔视野和优美动人的音乐语言,为歌坛注入了一缕清新的活力。细品这首歌曲,如饮醇酿,恰似甘露沁人心扉;赏析这首歌曲,如沐春风,正是天籁醉人心田。

歌词是歌曲的灵魂,歌名则犹如歌曲之眼耳。读到《听见中国》歌词文稿时,我立刻被这一歌名所吸引。词作者打破常规思维,另辟蹊径,以独到的视野,从听觉的方式切入,通过听到山间潺潺的溪流、农家爽朗的笑声、天宫跳动的脉搏和大海澎湃的涛声,构建起一部“声音”交响曲,让歌曲这一原本属于听觉形态的艺术载体,首先与自然界的“声音”对接,从而唤起人们从听到这种特定的声音中去感悟中国。于是便有了《听见中国》这一歌名。

“听到”和“看到”本属两种不同的状态,但它因“听见”的有机组合实现了意念上的统一。歌曲《听见中国》正是根据“听到”和“看到”的不同属性,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将听觉与视觉互融互通,令美妙“声音”向美好画面转换。词作者独具匠心地把绿水青山、全面小康、神州飞天、蛟龙深潜等鲜活画面巧妙浓缩,精彩呈现,可谓画龙点睛。于是,一幅由“声音”转换而成的画面活灵灵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实现了声音美与画面美的有机组合,凸显了大美中国的灵气和神奇。

《听见中国》特别讲究意境美感,有着清晰的哲学追求和逻辑选择。从音乐美学论,如果说其主歌部分描绘的声音美和画面美都属于空间艺术的话,那么,其副歌部分则从人们的情绪选择和意境把握中,充分展示出歌曲时间艺术的功能意义。“我听见了你,我的中国/听见了你的呼唤你的嘱托/我听见了你,我的中国/听见了你的倾述你的承诺。”显然,这里便具有显而易见的“此时此人”的时间艺术特征。

当然,任何一部有血有肉的好歌还应当是一首诗,有着诗一般的意境。歌曲《听见中国》当然是一首音诗画灵动结合的好作品。因为在这首歌曲中,人们可以跟随歌词内在的律动,真实亲切地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这辈子能够成为你的儿女/是我此生最幸福的选择”的感悟,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全世界都在分享你的故事/你是东方最绚丽的景色”的民族自豪感!

歌曲《听见中国》的音乐创作当然也是美妙绝伦的。首先,刘淮保教授的作曲坚持民族调式为主,适当吸纳西洋乐曲元素,在曲首的音乐创作动机中即以九度大跳,为全曲不同凡响的大手笔展开做了基调铺垫,继而以规范的起承转合乐句,流畅婉转地叙述着主歌。之后,乐段进入主副歌的强烈对比之中,这种对比,既有音区、节奏方面的推演,更有情绪情感上的奋进,使得歌曲高潮的出现更加自然流畅。正是由于作曲家旋律流线、节奏把控、情感对比的曲式处理,彰显了学院派作曲家的深厚功底和严谨风格。

难能可贵的是,作曲家融汇贯通博采众长,在歌曲中大量采用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使歌曲更加大气更加现代,因而更具张力和活力。同时,该歌曲的编曲也堪称上乘,无论和声配置、器乐组织还是情感处理,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联结各声部,烘托主旋律。还有,《听见中国》的首唱者李雨儿是近年来唱红歌坛的实力派流行音乐歌手。由她演唱的《听见中国》,读谱精准,情感对位,于高亢处有细腻,在大气中见柔情,结束句的气声处理尤见功力!

《听见中国》确实是一首好歌,一首音诗画灵动结合的好歌!

(侯胜求,新邵县退休干部)

--> 2022-01-05 侯胜求 ——歌曲《听见中国》赏析 ■艺术论坛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9161.html 1 一首音诗画灵动结合的好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