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4日

抓好地方立法 确保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唐耀平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正确处理好制度供给与宣传实施的关系,坚持人大主导立法和推进法规实施并重,及时供给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法规制度,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高质量立法

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中心大局为目标,立特色性法、创新性法、必要性法。自2016年邵阳市被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守正创新,健全立法体制机制,遵循“不冲突、有特色、可操作、小快灵”的原则,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地理环境、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等客观实际,扎实推进高质量立法、环保立法、惠民立法、弘德立法和协同立法,确保出台的每一部地方性法规有特色、有创新、有必要、立得住、行得通、很管用。

以深入开展立法调研、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全过程为手段,确保依法、民主、科学立法。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安排集中调研月活动。在全面摸清市情民情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制定路线图,合理确定急需立法的项目,确保把优势立法资源用在刀刃上。坚持将重心向立法之初倾斜,竭力找准立法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以率先垂范、树立标杆为导向,确保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内部讲堂上机关人员互相学,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组织人大代表学,在工作会议上人大系统的关键少数学,将邵阳人大网打造成为地方性法规线上宣传高地。

高质量普法

编撰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资料。出版《邵阳市地方性法规学习导读》,制作《守护一江碧水》《保卫蓝天》《乡村清洁在行动》等系列地方性法规宣传片和一批集法规宣传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动漫、短视频,深入浅出地解读地方性法规及其关键条款。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做出《关于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的决定》,连年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构建党委领导,人大推动,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实施和全社会参与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工作新格局。

不忘立法过程中的普法。通过各种渠道对法规的立法背景、立法亮点、立法变化等热点话题予以说明阐释,让法规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在立法互动中不知不觉地宣传法规,保证人民群众对法律条款的理解接近立法初衷。

高质量监督

在备案审查工作中关注规范性文件与地方性法规的冲突问题。围绕地方性法规的贯彻实施,相继开展了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查找与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相冲突的问题,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在执法监督工作中把地方性法规执法调研和执法检查作为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程序简便、方法灵活的执法调研,不断拓展执法检查深度和广度,把普法和执法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地方性法规宣传实施工作落地落细。

在立法后评估工作中促进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在评估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对法规实施情况的调研和视察,在立法机构和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地方性法规更加深入人心。

高质量发展

立法能力日趋增强,立法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自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邵阳市共制定9部地方性法规。其中,《邵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条例》是全国第一部规范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地方性法规,《邵阳市乡村清洁条例》作为湖南省第一部规范乡村清洁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2021年制定的《邵阳市资江保护条例》为湖南省首次进行协同立法的实践成果。

治理效能逐步展现,实施典范不断增加。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邵阳市地方性法规的治理效能显著。2020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全省的第13名上升到第7名。全市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二,城市水质改善全省第一。

各方态度明显转变,邵阳立法来势良好。五年来,邵阳地方立法格局实现了从立法队伍一头热到党委高度关注、人大主导有方、政府积极主动、社会开始参与的转变,社会各方对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效能的感受,实现了从怀疑困惑等待观望到有点信心开始用法的转变,并最终迸发出立法激情,立法建议项目出现“井喷”现象。2021年征集的立法项目达15项,超过往年的总和。2021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被评为2016年至2020年湖南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作者单位:市人大常委会)

--> 2022-01-04 唐耀平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9127.html 1 抓好地方立法 确保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