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的“本命年”。
回头凝望,岁月里那些被时光浸润成或悲伤或欢喜的日子,在一段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里变得刻骨铭心。想起父亲,心就像撕开了一道口子,痛得厉害。
早几年患有脑梗的父亲,身体开始越来越差。这个坚强善良的老人,从来都不愿意麻烦我们一丝一毫,即便知道自己的状况很不好了,仍然选择不告诉任何一个亲人。临到周末,父亲依然会一一电话通知大家,都回家吃饭。先天晚上,父亲会根据家里每个人的喜好,坐在灯光下,戴上老花镜,亲自慎重其事地拟一个菜单。第二天一早,父亲还是会按照菜单,硬撑着买回菜,然后亲自下厨做满一桌子,像办酒席一样,色香味俱全。我们一到家,就可以吃到现成的饭菜。每当看到大家吃得开心快乐,父亲总是会露出特别满足的笑容。
到了3月下旬,父亲不仅食欲明显下降,连思维和行动都比原来更加迟钝。父亲还是不愿意去医院,就是怕住院期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我开始变着法子给父亲弄吃的,父亲基本是吃上一两口就会放下碗,再也不愿意动筷子。后来父亲大部分时间只能靠吃点流食维持生命,再后来连喝下去的牛奶都会原封不动吐出来。哪怕迈一步都很艰难,好不容易站起来,也会晃晃悠悠。
……
之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我们的心一次次被揪起,希望一次次被打破,叹过太多的气,流过太多的泪。虽经过医生的多方诊治,父亲还是抵不过病魔的侵蚀,离开了我们。父亲走的时候,大家都围在他身边。他很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再也没有痛苦。
父亲走后,我更加感到孤独。我的生活圈子原本就很狭小,除了几个还有点共同爱好的朋友外,就剩下身边的这些亲人。我又回到了从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常常把自己封闭在办公室那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疯狂地码着文字,直到深夜。我就想用这种方式,来麻痹那颗疼痛的心。
每天不管我多晚回来,母亲家里的灯总是会为我亮着。她说,每天只有看到我,她才能心安。看着母亲越来越苍老的面容,越来越佝偻的背,我突然为自己羞愧。我不是一个人,我还有依赖我的母亲和孩子。我应该给他们做个榜样,带头坚强和乐观。
成年人的世界,必须一边崩溃,一边自愈。人生不过就是一场修行,有失意,有挫折,但一定也会有一缕清欢慰藉。生活常让我们感到无奈,可谁的身边没有不如意?想开了,悟透了,我开始调整自己。
对于领导交代的每一项工作,我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我的身份注定自己就是要“看得开白眼、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熬得住艰难”,我甚至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我专注地用文字记录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认真地用镜头描述同事的智慧和汗水……
到了周末,我会学着父亲,用情为家人烹饪出一桌还算可口的饭菜。天气好的时候,我会陪着家人到附近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晒晒久违的暖阳,享受着那种血脉相连的温情。闲暇时,我还学会了品茶。将自己浸泡在飘飘渺渺的茶香里,便会撩起好多过往,让那些深藏在心底的故事弥漫开来,不经意间,就暖了心房,浓了念想。
就这样,我怀着一颗最素净的心,收获着最简单的充实和愉悦。
或许,我无法挽住流逝的岁月,但我会用心收集时光中零散的美好。或许,我无法改变该来的和未知的,但我会用热爱滋养信念,坚守初心,勇敢前行。
(谢丽英,任职于国网新邵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