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谭宇 肖山河 肖斌辉 李进峰 张海兵

游客在新邵县严塘镇家佳采摘园体验采摘乐趣。

志愿者在酿溪镇开展“星期五大扫除”。

新邵县先进制造产业园石背垅片区全景。

新邵县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一览。

新邵县白水洞风景名胜区。

“资水荡漾涵万秀,新邵清辉映九州。”

新邵县地处湘中腹地,是湖南省地理几何中心,享有“八州之城”美誉。近年来,新邵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二巩固三创建四大战略”(即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施特色工业立县、乡村振兴强县、全域旅游活县、融城提质靓县战略),开拓创新,砥砺奋斗,全县呈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喜人态势。特别是以开展“星期一夜校”“星期五大扫除”两项活动为切入口,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服务“大变化”,满足民生“大需求”,为建设现代化新新邵汇聚强大力量。

过去几年,新邵经济发展强劲。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117.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66.9亿元;202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218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0.25亿元。一个创新开放、生机勃发的新新邵正在傲然崛起。

该县持之以恒抓产业、质效,经济发展越来越强劲。工业园区快速发展。“一区三园”来势很好,共有入园企业384家,“135”工程升级版标准化厂房累计开工建设93.4万平方米,竣工38.89万平方米,亩均生产总值52.24万元,亩均税收8.23万元。农业产业扎实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18.86万亩,建成中药材、特色果蔬、茶叶等农业产业基地40万亩,各类农业产业主体达3021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23家,被评为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宝庆桂丁茶、小塘麻鸭被认定为“湖南老字号”,一批本地农业品牌走入大众视野。旅游商贸活力迸发。“一核一环三线四区多点”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白水洞风景名胜区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清水村、资江码头等成为网红打卡景点。金融商贸持续繁荣,各类银行机构加快进驻。电子商务蒸蒸日上,“新邵资味”入选全国区域公用品牌活力榜。房地产、餐饮、物流等消费快速扩张,消费潜力不断迸发。

该县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基础,城乡环境越来越靓丽。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99个,竣工投产84个,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项目相继铺排、推进和投入使用。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提质改造和新建、续建城市道路15条,完成背街小巷改造项目276个。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资江防洪堤、城市公园、农贸市场、环卫设施等有序建设。网格化管理、禁炮、交通秩序、殡葬管理、控违拆违成效持续巩固,志愿服务、文明宣传、爱国教育深入开展,城市形象品位提档升级。农村基础持续加强。新建和改扩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386个,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94处,解决5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提质改造国省干道、建设村组道路1833公里,塘白旅游公路、县城至小塘、黄家桥至高梓、白云铺至桃林公路全面通车,207国道新邵段被评为“全省最美干线公路”。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26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建设,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加快推进封山育林、复垦复绿和各类造林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98%。在全省率先进行土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拆除空心房和废弃工矿企业厂房190万平方米,新增农用地8500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大力推进“河长制”,561艘渔船全部上岸拆解,清理网箱养鱼1.16万平方米,监测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筱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综合评价为全省一类县。

下一步,新邵县将进一步加快实施“二巩固三创建四大战略”,聚焦“五好”园区创建,大力发展特色工业;聚焦“三农”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全景新邵构建,打造全域旅游品牌;聚焦城市功能完善,加快融城提质步伐,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新邵而不懈奋斗。

“星期一夜校”破解民生难题

7月5日晚,在栗山社区开展的“星期一夜校”暨创全国文明城市院落会议中,30多名群众当面向县委书记陈历贤反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旧小区线路老化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我们这里缺少健身设备”……陈历贤手拿纸笔,一边倾听一边记录,与群众深入交流。

这是该县开展“星期一夜校”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新邵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县委常委会会议成员任副组长的“星期一夜校”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办公室;制定出台《新邵县“星期一夜校”活动方案》,把每周一晚上定为干部集中学习时间,规定每月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5小时。

该县创新学习方法,注重群众教育与干部教育结合,把“星期一夜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方面,搭建好学习平台,在“新新邵”APP开辟“星期一夜校学习超市”,丰富学习内容。县委宣传部每月下发学习提示,采取一月一主题“点单式”学习模式,就理论学习、廉政建设、依法行政、平安建设、乡村振兴、道德模范等方面发布相关视频短片,供各级各单位选用。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讲学,把专家授课和领导干部领学紧密结合起来,把从书本中学和用网络来学紧密结合起来,把“院落会议”学和室内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半月一集中学、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评比”。

“星期一夜校”活动不仅注重“学”,更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结合“院落会议”,将“星期一夜校”课堂延伸到村组、院落和网格。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联村科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每月一次到所在的乡镇、村(社区),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向群众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健康知识,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为缓解“停车难”,服务“大民生”,新邵县把修建与规划停车位作为城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对城区停车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和整合,找准“停车难”症结所在,对症施策。“我们正在对城区的车位进行规划。一方面改造、新建一批停车场,增加车位供给;一方面实行智慧停车收费管理,提高停车位周转率。”新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说。

除了缓解“停车难”外,该县还破解了“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已建成思源学校、芙蓉学校、广益实验学校等一大批中小学校,大班额全部化解,被评为全省教育强县;正大邵阳骨伤科医院新院主体建设完工,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通过“星期一夜校”共累计收集意见建议6700余条,帮助解决问题5000余个。“星期一夜校”俨然成为该县干部增强综合本领、提升服务水平、融洽干群关系的“催化剂”。许多人纷纷表示,在学习中感受到开设“星期一夜校”是“真的需要、真的有用、真的有效”。

“星期五大扫除”紧密干群关系

碧波荡漾的资江贯穿县城、“十里资江风光带”风光旖旎、网红打卡地资江码头夜景绚丽,以及如伞的树荫、洁净的路面、漂亮的墙体文化……新邵县城可以说处处皆景,事事入画。新邵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景象,被评为全国村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

走进该县新田铺镇,只见道路整洁通畅,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整治前,这里的房屋建设杂乱无章,道路狭窄拥堵。而今,排污管重新铺设,道路被拓宽,且铺上了崭新的沥青;房屋外立面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后,红墙搭配黑窗,古朴简约,颇具特色。

一直以来,人居环境卫生是乡村整治的难点。新邵县创新开展了“星期五大扫除”活动,重点做好“三清一改”,即清扫卫生死角、清理陈年垃圾、清除乱贴乱画,干群一起干,以此彻底改变了人居卫生环境。

自今年5月起,每到周五下午,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新邵县干部、党员、志愿者纷纷“身披红装”走上街头,各乡镇干部下到辖区村(社区)、县直机关干部分批次下到联点村(社区),拿起扫把、撮箕、铁夹等清扫工具,按照网格化管理的安排开展卫生大扫除。同时,通过卫生劝导、志愿服务,结合开展的“平安家庭、文明卫生家庭、勤劳致富家庭、道德模范”四项评比和“大整治、大巡防、大走访、大调处、大宣传”五大行动,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带动群众一起干”,一起主动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

“星期五大扫除”,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教育引导群众自觉维护文明卫生、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走进群众、教育群众、带动群众,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有益探索。

--> 2021-12-25 谭宇 肖山河 肖斌辉 李进峰 张海兵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8752.html 1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