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疾风知“劲”草 战疫不倒“松”

——记“全国最美公务员”焦劲松

邵阳日报记者 马 娟 通讯员 罗剑娇

12月2日,由中组部、中宣部联合举行的《闪亮的名字——全国最美公务员发布仪式》在央视播出,今年8月上任的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焦劲松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最美公务员”,与全国来自其他地区的31位“最美公务员”共同接受表彰。“荣誉就是责任,感谢组织与群众的信任,我会永远铭记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嘱托。”他双手捧着来之不易的荣誉证书,激动地说。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今年已是焦劲松在医疗卫生管理领域的第26个年头。26年里,他把青春与热血奉献在为民生健康奔走、为百姓安危护航、为疫情防控“冲锋”之中,几经危重险急、事故难关,但却从未改变勤勉务实的公仆本色和尽忠职守的为民初心。用“劲松”般的最美坚守,竖起了万千基层公务员队伍中的“最美”标杆。

那是2020年的春节,我市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八百多万市民闻之色变,心生恐慌。焦劲松来不及卸下忙碌一年的风尘与疲惫,把“家”搬到了办公室、医院,并通过政府网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24小时开机,接受百姓的咨询,直面百姓的疑惑甚至抱怨。平均每天接听200多个电话,躺在床上睡觉都在接听电话。

有同事劝焦劲松道:“你太辛苦了,把电话交给我们接,休息会儿吧。”但焦劲松果断地拒绝道:“我之前是三甲医院呼吸内科专家,现在又是医政医管科科长。向群众解答疫情防控疑惑,没有人比我更合适。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

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百姓恐慌心理加剧。焦劲松接听到的电话,很多都夹杂着不理解、指责甚至谩骂,但他始终心平气和、耐心解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凭借着一颗真心与热心化解恐慌、焦虑情绪,营造全民共抗疫情的良好氛围。

抗击疫情期间,焦劲松在兼顾“接线员”的同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市医疗专家协调组组长。2020年初,我市确诊病例超过百例,救治难度大,救治任务重。焦劲松先后参与新冠患者会诊50多次、排查疑似病例200余例,疑似病例排查零失误。还率先提出了“四个一律”救治层级、两个14天出院回访、医疗机构防控“七道关口”等系列举措,做到了各医疗机构院内“零”感染。自我市发现第一例确诊患者,到治愈出院率在全国确诊病例过百城市中连续5天排名第一、再到全城确诊病例“清零”,他和所有的医护工作者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抢夺生命的希望,忘记了自己,忘记了生死,只记得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2020年1月27日,接到驰援湖北的紧急通知后,焦劲松数小时就抽组了一支75人的医疗队,次日上午又自驾私家车为队员们准备医疗物资和订购早餐,中午带队将队员们送到长沙集结,当晚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邵阳参加会诊。

2020年2月中下旬,我市两例危重患者急需出院患者血浆支持治疗,焦劲松先后三次自驾私家车往返邵东、隆回等地,每次都是从早上7时忙到深夜,最终成功采集到血浆1400ml,保障了患者的后续治疗。

焦劲松的家离单位不足400米,但在医疗救治任务最重的20多天里,他几乎没有回过家;与疫情日夜鏖战80多个日夜没有轮休一天,好几次差点晕倒在工作现场;短短两个月,瘦了10公斤。妻子每次看到他,都心疼得眼泪直流。而焦劲松却总安慰妻子说:“我身上肩负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必须要坚守。再撑一段,等疫情散去,就可以像往年一样在家陪你们了。”

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快两年过去了,新冠疫情反复抬头,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这两年来,焦劲松又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示下,严格执行督导检查和暗访、核酸检测演练等一系列措施,严守各医疗机构疫情防控“钢铁线”;确保全市57家医院始终具备较强的核酸检测能力,其中单日最高检测量可达87658管。

今年7月下旬,我省再现疫情的大考,由于我市疫情防控得力,经受住了考验,未发生一例本土新冠病例。

从参与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到参与2012年禽流感疫情处置,再到如今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6S管理,再到分级诊疗有序推进,让基层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虽然辛苦劳累,但焦劲松从中收获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与名利无关,与荣誉无关,而来自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了多少责任,尽了多大的责任。”焦劲松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从业之初就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里,一直用它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焦劲松说。

--> 2021-12-14 邵阳日报记者 马 娟 通讯员 罗剑娇 ——记“全国最美公务员”焦劲松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8186.html 1 疾风知“劲”草 战疫不倒“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