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

财政着力“四保障” 情系民生暖民心

邵阳日报通讯员 唐 鑫

近年来,市财政局把民生实事抓在手,把群众冷暖记于心,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思路,一方面努力加大财政投入,用心用情解决困难群众的吃穿、住房、就医等基本民生问题;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完善社保兜底政策,实施精准救助,确保政策目标明确、范围清晰、标准合理,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疫情防控聚民心,群众看病就医有保障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财政部门切实强化财政保障,出台《疫情防控防治专项经费及物资管理细则》,坚持特事特办,压实主体责任,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财政共拨付疫情防控防治资金10.5亿元,通过医保基金上解新冠病毒疫苗采购资金7.18亿元,并安排疫苗接种费用8662.62万元。

同时,财政部门立足实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2021年,我市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水平达到580元/人,个人缴费达280元/人;全市共有646.03万居民参保,基金规模达到55.5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达到37.47亿元;居民住院县乡两级补偿比例达到75%以上。

就业优先得民心,群众稳岗就业有保障

全市财政部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落实稳企稳岗就业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统筹用好各类就业资金,促进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局势稳定,为经济稳定复苏注入强大动力。

2020年至2021年,全市共筹措资金54544万元支持就业工作,共为475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992.89万元。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市全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累计投入1.64亿元,对企业员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培训12.2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万余人。

社会救助稳民心,群众“两不愁”有保障

近年来,我市社会救助投入不断加大、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救助范围不断拓展,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2017年至2021年,全市共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62.26亿元,确保低收入者、孤儿、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生活保障到位。到2021年,我市城市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分别由2017年的420元/人/月、278元/人/月提高到570元/人/月、381元/人/月;我市农村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分别由2017年的3026元/人/年、153元/人/月提高到4380元/人/年、241元/人/月;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从2017年的50元/人/月提高到70元/人/月。

社会保险暖民心,群众参保缴费有保障

近年,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了统收统支统管的省级统筹,稳步推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新制度参保,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工伤和失业保险扩面进展明显。到2021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85.41万人,基金收支结余达59.62亿元;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5.85万人、35.08万人,基金累计结余分别为5.2亿元、3亿元。

我市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连续17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2021年月人均水平达到2251.06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55元调整到113元,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最低工资的90%,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 2021-11-16 邵阳日报通讯员 唐 鑫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6738.html 1 财政着力“四保障” 情系民生暖民心 /enpproperty-->